2024年宜昌市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7日 15:24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宜昌市税...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2024年,宜昌市税务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锚定宜昌加快建设三峡(坝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综合实验区目标定位,树立“全国一流税务方阵、全国一流税务局”工作目标,出台了25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措施,制定了宜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36项具体举措,并在全域持续深化“税护长江2.0”、持续推进实体办税服务厅转型、纵深推进征纳互动服务、企税“税惠科创”、跨境纳税人“税路通·宜心宜意”服务机制、“税环联动”建设、“税费皆重、税费一体、税费协同”三元格局、税费矛盾争议“源头解”服务机制等创新工作,不断加强“问需走访办实事”“强产兴城春风行”等特色工作,多维度展现了一批具有宜昌特色、符合纳税人缴费人所期所盼、高效能高标准的涉税费事项改革实践成果。相关工作得到省市领导肯定,做法被人民网、新华社、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推介,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宜昌纳税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获得一致好评。

  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发展

  一是降税费成本,政策红利惠及纳税人30.03万户次。2024年,始终将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深化运用“五措并举”工作策略,深入实施“七大工作运行机制”,深度提升“税易懂”、“税优达”、“税确定”、“税安享”四大服务举措,精准高效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截至2024年11月,现行税费优惠政策惠及全市超30.03万户次市场主体,其中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63.58亿元。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工作专报《释放税费红利 助力强产兴城》获得宜昌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金安批示,《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等权威媒体多次宣传宜昌税费优惠落实成效。

  二是降准入成本,宜昌涉税市场主体达33.54万户。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持续简化准入流程,大幅缩减办理时长,实现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一事联办”、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一事联办”,同时推出“新办纳税人套餐”、“开业第一课”等服务,精准推送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办税提醒等内容,助力新办纳税人轻松办。面对经营发生变更的纳税人,持续推进“跨区自由迁移”,做到“资料清零、带税迁移、带票迁移、特窗办理”,办理时限缩短至平均15分钟办结,助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

  三是降融资成本,授信“银税互动”56.05亿元。持续优化“税银互动”合作机制,联合多部门向A级纳税人推出涵盖项目管理、融资授信等18个领域的41项联合激励措施,与32家合作银行共享纳税信用信息,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2023年度纳税信用评定中,A、B、M级纳税人占全部参评企业户数的比重提升至93.46%,连续5年稳中有升。2024年,宜昌助力优质纳税信用企业获“纳税信用贷”授信贷款金额56.05亿元。

  二、“智能”办税缴费渠道,提升效率

  一是智在咨询,征纳互动服务51万余人次。在全市推广应用征纳互动服务,纳税人可“足不出户”发起智能应答、人工互动、留言咨询及在线预约等,满足纳税人远程帮办、问办协同等多元化需求。2024年通过多轮次的宣传培训、统筹推进,全市纳税人缴费人发起互动数量51万余次,人工坐席远程辅导及办理业务15.3万余次,互动量超2023年全年总量9倍,位居全省第二。

  二是智在办税,非接触式办税率年平均达97%以上。宜昌市税务局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全面推广上线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通过线上开展专题网络直播、视频会议培训、线下业务辅导课堂、精准推送辅导资料,多形式、多轮次持续辅导纳税人熟练掌握新电局操作,7月底31.31万户全量纳税人扩围使用新电局,非接触式办税率7月单月达99.06%;10月25日新电局APP在全市上线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纳税人线上办税体验,让更多纳税人缴费人足不出户办理业务。

  三是智在辅导,全面开展税务云学堂。充分运用征纳互动平台、“税务云学堂”直播、“宜昌税务”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精准推送税费政策及操作流程,各地纳税人服务厅定期组织开展现场辅导培训。宜昌市税务局统筹开展宜昌税务云学堂、线上可视答疑4次,全市税务系统累计开展28次,惠及纳税人缴费人44.3万人次。通过“宜昌税务”微信公众号开设“服务月”“新办第一课”等宣传专题,发布相关辅导视频、长图等内容20期;“宜昌税务”微信公众号全年累计推送涉税费信息144条。

  三、“规范”税费服务、税务执法,依法治税

  一是规范税务执法,提升纳税遵从。持续深化“亲柔化”非强制性执法。突出“亲和”“柔性”“教化”三条主线,提供提醒遵从、包容执法、审慎监管、守法激励等措施,让纳税人感受到税务执法力度和温度。“亲柔化”非强制性执法项目于2023年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复制推广,2024年年初经申报并成功入选宜昌市2023年度“法治惠民”项目。打造“法治专员解民忧”先行示范区项目。将全市196名税收法治指导员“延伸到执法一线、延伸到基层支部”,以法治指导员“点”、带动税务队伍“线”,开展各类普法教育2000余次,推动纳税人缴费人“社会面”上的法律素养全面提升。受到湖北省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霍文刚,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杨卫华等各级领导褒扬性批示,被《湖北日报》《三峡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

  二是规范纳税权益服务,解决涉税费诉求。建立《宜昌市税务系统税费诉求矛盾争议“源头解”工作机制》,组建专业化诉求分析团队,加强对纳税人税费服务诉求和意见建议的收集、分析、解决,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依托税费服务诉求和舆情分析办理联席会议,研究了专项附加扣除享受、补缴房产税可能引发的舆情、楚税通系统升级导致诉求增多等10多项高频和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创新实施“蓝黄红”三级调处策略,全市累计处置“蓝黄红”争议17500余件次,矛盾纠纷基层化解率达100%,调解满意面达100%。《分级分类稳妥调处 有效化解涉税纷争》做法在全省税务系统经验交流。

  三是规范主管行业管理,提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管理和服务。印发《进一步加强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助力行业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15项工作内容32条具体措施。其中,通过进一步推行行业集中化管理,将全市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细化至20名税收管理员“一人(或两人)管理”,从制度上完善行业管理要求。制发机构信用评分指引和体检报告,引导机构重视自身和从业人员信用积分,每季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公示机构信用积分前100名的名单,2024年度机构信用积分累计超过400分的达到276户,同比增长3.6倍。评选“2023年度优秀涉税专业服务机构”15户并授牌。

  四、“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方式方法,纾解堵点、展现亮点

  一是“新”转型,办税服务厅功能优化升级。将办税服务厅作为业务提级集成平台,全面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建立“绝大多数网上办税、少数征纳互动、极少数窗口兜底”的办税服务新模式,推动办税服务厅全面转型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交互式服务场所、开放式交流前端、集成式受办平台。目前,全市办税窗口缩减1/3,日均进厅量减少2/3。作为全市的代表,伍家岗办税服务厅的成功转型得到总局认可,作为14家转型先进办税厅之一在全国纳税服务培训班上做经验交流,天津、荆州等税务局来宜交流学习。兴山、宜都、西陵、远安税务窗口在2024宜昌市优化营商环境暨全员宜人服务劳动竞赛中,荣获宜昌市十佳宜人服务之星、创新案例和优秀案例。

  二是“新”试点,涉税费事项改革成果丰硕。聚焦经营主体关切,抓住涉税领域“小切口”,2024年宜昌税务系统承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涉税改革事项先行试点项目12个,在宜试点地区12个。其中,纳税信用“增信通”服务、推行个体工商户“无感式”税费管理服务、成品油综合服务监管云平台 (云油控)、探索建立“全景式税收风险提示提醒”模型、不动产交易办税实时在线服务、深化完善税收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机制、税收政策“享无忧”等7个项目为宜昌首创。此外,宜昌市首创“白名单”制度解决10万柑农开票难的做法,得到《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2024年第8期头条推介。西陵区税务局推行个体工商户“无感式”税费管理服务新模式、伍家岗区税务局打造不动产登记办税“智审网办”的做法,得到《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2024年第17期推介。兴山县税务局“增信通”项目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得到《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2024年第18期推介。夷陵区税务局“就地办”让异地涉税事项更易办的做法,得到《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2024年第19期推介。“智税兴农”项目被省营商办在湖北日报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中宣传推介。在湖北省税务局编发的21期《税务简报》中,载有宜昌声音16期,合计采编宜昌税务相关信息22次。

  三是“新”绿色,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省税务局工作部署,持续推进“税护长江”工程。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创新打造“长江大保护绿色税费发展指数”,定期发布《“长江大保护绿色发展税费指数”分析报告》,为科学评价区域绿色发展成效提供了“一把标尺”,工作成果得到宜昌市、湖北省政府和税务总局领导批示肯定。聚焦绿色发展所涉各税费政策在实际中的运行情况,从长江生态保护、长江产业发展、长江航道建设三个方面形成了系统性税费政策“立改废”建议,就“修改完善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政策、建立核心水源区统一生态补偿机制、将纯电动船舶纳入新能源船舶免征车船税范围、将城镇垃圾处理费明确为经营服务性”等内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了全国、全省人代会建议素材。依托“绿税助企”“绿费护航”等特色项目,通过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打破信息壁垒,对企业协同开展纳税辅导,提醒企业对环境污染处罚涉及的税费种及时申报,实现各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多方联动,引导企业向绿而行,助力企业环保转型。

  四是“新”品牌,增强“强产兴城春风行”氛围。宜昌持续优化创新服务方式,深化宜昌“强产兴城 税务有责”纳税服务品牌,推动纳税服务方式由税务部门独立式、单一性、固定化向集体性、动态式、共治化转变,让税费服务团队融入到重点领域发展、地域特色活动、传统文化节日、特定普法群体中去,持续扩大“春风”效能。2024年,联合市工商联连续第三年开展“强产兴城春风行”专题活动,分别同宜昌新生代企业家协会、宜昌市商业联合会、宜昌市企业纳税人服务协会、市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等商会协会开展助企惠企大型活动5次,税企面对面活动3次,其中,联合工商联举办的“以数治税背景下民营企业税务合规风险”主题的圆桌访谈活动,凤凰网全程直播,线上参与流量达256余万。同时聚焦在宜高校职院、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等群体,面向三峡大学、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培训,为在场的高校毕业生送上税收政策“大礼包”;联合市财政局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业务专题培训、座谈会7次,收集并解决高频热点、共性问题。宜昌各县市区局聚焦地域、文化特色,在“宜站办”“伍优办 无忧办”“橙心办”等15个子品牌上持续创新,长阳县税务局“巴暄儿志愿服务队”走进湖北省长阳第18届榔坪木瓜花文化旅游节,以花为媒,把税费优惠政策带到粉红色木瓜花海,受到国家税务总局宣传推介。兴山县税务局助力滑雪、温泉等“冷”“热”资源升级发展,制作《惠企政策归集清单》,发放“税企连心卡”,开展一对一专员服务,在《中国税务报》刊载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