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姚家岭231号 电话:027-12366
网站标识码:bm29170017 鄂ICP备0501086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86号
税务部门积极推行“掌上办、网上办”,让群众体验到便捷优质的办税服务
税务人员到口罩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积极落实税惠政策
税务人员上门为纳税人送上“纳税服务联络卡”
宜昌市税务系统“税绿同行”服务队到企业为纳税人送去”定制化“辅导服务
税务干部了解合作社柑橘产量等情况,助力乡村振兴
宜昌高新区税务局“金种子”政策服务团队在华强科技进行办税辅导
前言
“加快强产兴城,推动能级跨越,奋力谱写宜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宜昌市第七次党代会绘制的新发展蓝图,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迎着市七次党代会的奋进号角,乘着全市经济工作会的东风,宜昌税务人以赶考的心态、拼搏的姿态、昂扬的状态,锚定宜昌高质量发展的稳定航标,升腾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的强大气场,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做“加法”,在办税负担、堵点问题上做“减法”,在政策推进、服务改进、融资促进上做“乘法”,着力构筑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宜昌税收号“推进器”,在推进宜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贡献出磅礴的“税务动力”。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调研宜昌税收工作时给予高度肯定,认为“站位有高度、改革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管理有深度”。
时值宜昌“两会”隆重召开之际,我们整理了宜昌税务人的“服务影像”,以飨读者。
为企业上市提供精细“管家”服务,为招商项目提供全程“店小二”服务,为自贸区企业提供容缺容错服务,为困难企业提供“暖心”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宜昌税务系统聚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著好改革文章,做好服务细活,用实干扛起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用作为书写善为,用税务辛苦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写好助力宜昌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创新篇章,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实践答卷。
服务靠前,构筑服务地方经济的“新引擎”
“强产兴城、能级跨越,市场主体是重要源泉。税务部门应扛好责任、主动作为,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宜昌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泽民认为,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主体生得出、长得大、活得好,税务部门必须靠前服务、精细服务,争做服务地方经济的“新引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实践的指南。宜昌市税务系统先后从政策上送红利、服务上添便利、融资上增助力等多个维度,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做强减税降费的“强引擎”。在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的同时,全面精准落实好大规模、阶段性、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短平快优”精简税费优惠政策办理流程和手续,让市场主体快速充分享受“税惠红利”,从“早春”到“寒冬”都感受到“税暖”。
做优服务决策的“智引擎”。围绕宜昌实现“六大目标定位”、发展“九大特色产业”、打造“五大区域性中心”等战略,制订《关于开展促进宜昌区域发展税收经济分析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税收数据反映经济动态快、覆盖经济领域广、记载经济活动准的优势潜力,悟透用足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功能,从延伸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等方面,报送开口准、有价值、可操作的税收分析报告74篇,受到各级领导肯定批示。
做实招商引资的“税引擎”。在落实以税收为导向的招商引资机制中主动作为,与招商、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横向协作,从税收效益视角提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的招商引资目标建议,并通过参考省内外同类企业涉税数据和直接服务接触等途径,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事前、事中评估,供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参考,促进精准招商、实效招商。
做好财源建设的“硬引擎”。结合宜昌区域经济和财源建设实际,积极充当财源建设的“好参谋”。及时开展宏观财税政策解读和研究,敏锐捕捉经济税源发展动态,争取政策支持,在用活用好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维持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湖北后长江电力税费征管格局等方面积极争取,有效维护了地区财税重大利益。
做活政策研读的“新引擎”。在铺设主体培育“传送带”的基础上,主动担负起筑牢小微企业“奠基石”的责任。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老大难”问题,深化“银税互动”推出“高端套餐”,打通“输血”“活血”“造血”靶向服务闭环,全力以赴护航小微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前三季度,5744户次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29.5亿元。
服务精细,锻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
“我们是新办企业,在办理工商登记时,‘宜站办’服务团队帮忙同步办好了税费缴纳等事宜。一次办好多件事,真是太贴心了!”日前,宜昌市西陵区一家进出口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说起税务部门的服务,赞不绝口。
这是宜昌市税务系统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1年全市税务系统为群众办实事2245件次、解难题801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宜昌税务部门立足于精细服务,坚持“线上和线下服务并重”“共性服务和个性服务齐推”,倾力打造一流税收营商环境,锻造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
在完善服务机制上聚力。紧盯税收营商环境“全国一流”目标,联合17部门制定《关于推进纳税缴费便利化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106条措施,努力冲刺全国排名前30目标,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目前500多万次评价满意率达100%。
在优化服务体系上加力。积极适应办税方式智能化、数字化、场景化发展趋势,推出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窗办、联合办“五办”纳税缴费服务体系,打造“一刻钟办税服务圈”,拓展“税宜通”咨询服务,构筑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资源聚合、功能集成的智慧服务新生态。
推出“马上办、限时办、联合办”举措,近9成事项实现“马上办”,其余事项实现“限时办”。出口退税从“6日办结”跑出了“最快24小时办理”的“宜昌速度”;实行“多证合一”、不动产办证、医保退费等高频跨部门事项“联合办”,压缩办税时长近50%;构筑“网上申领、免费邮寄、一日送达”通道,网领发票525万份,为群众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在推进服务试点上发力。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企业缴纳税费一事联办”试点在宜昌落地。通过“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跑动”,优化办税缴费流程和方式,实现“一事联办”,资料报送减少三分之二以上,其经验做法在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推进会上做交流发言,得到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的点评肯定,目前正向全省推广。
在破解群众难题上用力。为破解不动产交易过程中因税费欠缴带来的“办证难”问题,在全省首推不动产交易“证缴分离”服务。通过将购房者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缴税环节与售房方缴纳转让税费环节分离,购房者可凭相关资料,自行缴纳应缴税费后即可办理不动产权证,卖方的应缴税(费)由税务部门在日常按规定进行管理,不再与能否办证进行挂钩, “证缴分离”一举破解了楼盘因手续不全、税费不齐等问题,导致业主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卡壳”现象。目前,共有稻花香酒业等174家企业和11461户自然人通过“证缴分离”服务,拿到不动产权证。
随着越来越多“全天候”“零接触”“无纸化”“跨行业”的办税举措和“简并申报表,一表报多税”服务方式的落细落地,既实现了市场主体端、税务端的“双减负”,又带来了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的全面提升。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郑立曾称赞道,“宜昌税务部门的精准细化服务,不仅帮我们具体办事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坚定了企业立足宜昌、走向世界的信心!”
服务自贸,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2021年12月6日,位于宜昌高新区的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成为宜昌首家科创板企业。
回顾企业筹备上市的过程,华强科技总会计师朱经平对税务部门的服务感触颇深,“公司成功上市,令人倍感振奋。税务部门‘金种子’政策服务团队全税种、全流程、全方位的涉税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疑点和上市风险点,避免了因涉税问题影响上市进程,为企业上市按下快捷键,保证企业合规上市。”
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宜昌市税务系统全力推进量身定制、税务管家、容缺容错等服务举措,在催生企业上市“加速度”、落实政策红利“大力度”、规避税收风险“升温度”上,绘就出动人的税务版《富春山居图》。
量身定制“金种子”,催生企业上市“加速度”。对于每一个拟上市的企业,税务健康证明是必不可少的审批资料。因有自贸区利好因素加持,宜昌高新区域内除华强科技外,还有一批后备企业正朝着上市的方向努力。为了保证企业合规上市,宜昌税务部门“金种子”政策服务团队聚焦企业需求,第一时间主动对接,特别针对企业上市可能遇到的政策性搬迁、股份制改造、股权转让等涉税问题进行梳理,“量身定制”税收服务清单,开展“一对一”专项辅导,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疑点和上市风险点,做到先人一筹、快人一步、暖人一度,避免因涉税问题影响上市进程,以“税力量”催生企业上市“加速度”。
税务管家“有温度”,催生政策红利落实“大力度”。2021年3月底,宜昌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36家企业在封关当日签约并先行进驻综合保税区。针对企业进区后经营方式、财务核算、税务管理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宜昌税务部门及时组建综合保税区辅导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开展个性化纳税辅导,逐一解答企业提出的涉税问题,为综保区企业提供专业“税务管家”服务,帮助企业用好政策便利、制度红利,为综合保税区企业经营发展助力赋能。“刚封关,税务部门就上门辅导,讲解封关后的税收相关政策,为我们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和制度红利,提供了坚实支撑。”进驻宜昌综合保税区的湖北宜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财务部长邹春龙由衷“点赞”道。
涉税执法容缺容错“加宽度”,催生规避税务风险“升温度”。宜昌税务部门针对纳税信用等级较高的纳税人,推行涉税执法容缺容错机制。“容缺”即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事项时,提供的非关键性资料缺失,承诺事后补齐的可预先受理;“容错”即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出现容错范畴内的情况导致漏报,且其行为非主观故意时,税务机关不对企业做出负面评价,企业不进黑名单,依法免责或从轻处理。
跨区迁移增加“自由度”,催生主体入驻“满意度”。去年5月,宜昌高新区税务局承接了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单项改革创建点项目——“纳税人跨区自由迁移”项目。该局以打开小缺口、破冰流程细节、制定标准规程及办事指南为着力点,积极打造纳税人跨区自由迁移的“五办”宜昌高新区升级版,实现了“资料清零、带税迁移、带票迁移、特窗办理”。
“原以为跨区迁移要武汉宜昌两头跑,没想到在办税服务厅几分钟就办妥了。不需要证明资料和申请表,企业就顺利迁址宜昌。”在宜昌高新区税务局办好企业迁移的湖北川雄建设有限公司会计陈娇娇欣喜地说。升级版“自由迁”推行以来,湖北自贸试验区宜昌片区已办理迁移748笔,缔造出市场主体竞相入驻宜昌自贸片区的火热场面,赢得了市场主体“满意度”的大幅提升。
宜昌税务系统全力缔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宜昌自贸片区以全市0.13%的土地面积,吸引全市近21%的新增企业,自2017年4月1日宜昌自贸片区正式挂牌以来,新增企业8000余家,聚集了人福药业、安琪生物等较有影响力的企业,自贸区经济蓬勃发展的“源动力”得以全面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