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赋能 当阳向“新”逐“绿”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当阳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以税助企促进绿色发展,以税添力护航生态保护,为打造“绿心”城市,守护河山青绿贡献税务力量。
税惠助转型,绘就“新质生产”新蓝图
走进位于当阳市坝陵街道的瑞廷电子材料(湖北)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四条腐蚀箔快速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日产腐蚀箔近8000平方米。
据了解,腐蚀箔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家用电器、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但由于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环保要求极为严苛。该公司成为湖北省唯一的腐蚀箔生产厂家,靠的正是科技创新加持下的绿色发展。
“公司始终坚持环保先行和研发创新相兼顾的经营理念,持续进行节能减排、资源利用、工艺改造等方面的升级改进。”瑞廷电子财务负责人刘剑平介绍,企业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后投入900多万用于工艺改造,持续推动酸、气、渣泥污染处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环保设备升级,使得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大幅下降。
为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当阳市税务局成立“绿税助企专家团”,以“政策上门+贴心辅导”模式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利用征纳互动平台精准推送功能,为企业提供清单式政策解读、申报操作辅导、涉税事项网上办理等服务;强化与生态环境部门协作,共享企业排污数据,帮助企业算准应纳税额,及时简便申报,减少企业因未按期申报产生的滞纳金成本,进一步提升税法遵从度和纳税满意度。
今年以来,该公司精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87万余元,缓解了产品研发和清洁生产的资金压力。在“减排降污——税收优惠——设备升级——新质生产力”的良性循环下,企业向绿而行、向新而进的步伐走得更加稳健,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52项。
税惠“天鹅湖”,打造生态农业新赛道
4年前,位于湖北省当阳市东南部草埠湖镇辖区内的季家湖长年被承包进行水产养殖、莲藕种植,水面浮萍大量繁殖堆积,水质严重恶化,白天鹅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基本绝迹。近年来,当阳市抢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作机遇,大力发展“双水双绿”生态种养的绿色健康养殖新模式,草埠湖镇政府与宜昌欣翔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战略合作,着力打造生态养殖示范区。
欣翔渔业现有鱼塘500亩,是全省第一个启用流水槽养殖方式的养殖基地。依次排开的狭长形水槽像“赛道”一样,把鱼塘分为养殖区和养水区,2%的面积用于养鱼,98%养水。养殖区内,溶解于水的鱼类粪便及残饵,在推水增氧装置的作用下进入养水区。而不溶于水的固体废物,通过排污系统经过物理沉淀及生化过滤处理后,重新被抽回鱼塘循环利用。
为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当阳市税务部门积极响应企业绿色养殖的涉税需求,深入开展“问需走访办实事”行动,借助征纳互动平台、“沮易办”纳税服务品牌等延伸“网上办”“掌上办”便民办税渠道,“手把手”送上税惠政策,“一对一”开展办税辅导,“点对点”跟进答疑解惑,持续用税惠活水养“渔”,助力生态养殖业乘风破浪。
“税费优惠政策的扶持和税务部门的精准服务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我们将减免的费用用于建设发展集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宜昌欣翔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谭志勇介绍,近三年,企业共享受农产品免税销售额500余万元,各项税费减免20余万元。示范园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2亿元、旅游观光利润15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及周边农民增收450万元。
自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以来,季家湖迎来了久未谋面的老朋友—白天鹅的回归,10月以来,到季家湖越冬的白天鹅达到100余只,10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也频频现身,季家湖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鹅湖”。
税惠新农村,绘就农旅融合新风景
到小镇喝咖啡,去麦田参加音乐节,在田里捉泥鳅,躺在房间里看小天鹅翩翩起舞......当阳市草埠湖镇已经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打卡地。仅2024年上半年,草埠湖镇累计接待乡村游5万人次,综合创收500多万元。
近年来,草埠湖镇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在筑稳粮食安全生产基石的同时,围绕“农业+文旅”发展观光农业,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青台寺智慧农业示范园,并配套建设了农机博物馆、水稻油菜科普馆、农垦往事街区,探索出农机收割体验、农牧研学、麦垛打卡、果蔬采摘、湿地康养、知青文化等农旅新业态,好吃又好玩的农旅“新花样”,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为更好地服务乡村农旅发展,当阳税务部门一路陪伴支持青台寺智慧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发展,在建设之初为其送上新办纳税人套餐手册,内含发票使用、纳税申报和退税办理业务指南,以及涉农企业、小微企业税惠政策介绍,同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及涉税需求,梳理政策红利,通过“个性化”服务,“一对一”辅导,帮助草埠湖乡村旅游起好步、走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