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何以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如果文化的建设者、实践者没有主体性,文化就不可能立得住、行得远,更谈不上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根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内生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塑造于百余年砥砺探索的文化实践。
就文化传统而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未曾中断的伟大文明,尽管内容不断更新,构成不断变化,但最核心的优秀文化要素始终存在、生生不息,文化主体意识绵延持存,数千年一贯。空间上,中华民族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保持了民族与疆域的稳定性。这种时空的原因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自成一体的民族心态与文化心理,境内的各民族在相互融合中逐渐生成了中华民族本身的主体性,并形成了愈益明确的中华民族的主体认同特别是文化认同。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体意识,对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有深切认知,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觉和鲜明的文化自信。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里强调的就是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不能消解、民族文化的连续性不能打断,历史虚无主义态度不可取。1944年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针对斯坦因询问的共产党是“中国至上”还是“共产党至上”问题,毛泽东又指出:“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你还不如这样提问题,是先有孩子还是先有父母?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际问题。……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中国共产党运用与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逐渐形成了对传统与现代的正确认识,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这种塑造首先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人作为历史主体的凸显。唯物史观强调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历史发展,而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通过把握和认识规律不仅能科学解释世界,而且可以能动改造世界。特别是客观的历史规律并不是外在于人的主体活动,而恰恰体现在人的现实实践中,人作为主体运用规律改造世界能够加速历史发展的进程。正如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一般哲学理论的层面承认人的主体性,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尤其强调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作为能动主体对于包括文化使命在内的历史使命的承担。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致力于改造旧世界、批判旧文化,建立新社会、建设新文化。《共产党宣言》对此有非常集中的阐发,指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资产阶级“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所谓“文明的国家”即当时创造了工业文明的资产阶级国家。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文明受资本逻辑的支配,不仅在国内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疯狂的殖民、剥削与掠夺。而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旧的意识形态,实现“两个彻底决裂”,建立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整个社会关系高度优化和谐的“自由人联合体”。“两个彻底决裂”,即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在此,“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是指同传统的私有观念,同以人类历史上的私有制特别是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基础的传统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形式彻底决裂,并没有否定继承、吸收人类文化中的优秀精华的含义。而要实现文化方面颠覆性、革命性的破旧立新,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主体性,自觉认识、主动践行自己的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使命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此更是有着深刻理解与鲜明体现。
如果说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根基与理论基础,那么百余年的砥砺探索则是其文化主体性生成的实践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独立自主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独立自主体现在文化领域,实际上表明的就是党的文化主体性。早在1918年,李大钊发表的《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就认为单靠东洋文明或单靠西洋文明都不能解决中国和世界的危机问题,未来中国要走向社会主义,在文化上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并超越东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第三新文明”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第三新文明之崛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方向。这实际上已经预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与主体担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了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任务,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强调文化建设的高潮不可避免,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自觉和信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认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任务,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强调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必将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必将愈益坚定,文化主体性也将会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作者:李海青,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