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智能化管理让减税红利直达快享
“多亏税务部门的提醒,让我们第一时间享受到了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一优惠政策。”近日,湖北房县诚信汽配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刚登录电子税务局,就收到税务部门为其量身定做的税收新政和操作指引大礼包,“以前财务人员经常要研究半天才搞清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费时费力,现在政策精准推送,操作一目了然,太方便了。”
红利加持,老牌企业“开出新花”。这家高新技术企业前三季度,可以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338.06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50.71万元,实打实地尝到了研发创新的甜头。“公司将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扩充专业研发团队,不断夯实公司在汽车配件供应链中的地位。”该负责人表示。
税收优惠直达快享,得益于湖北省税务局开发运用的企业所得税智能管理平台,这一平台打破数据分散导致的信息孤岛困局,实现企业涉税数据“一库集成”“按户归集”。湖北省税务局二级巡视员胡丽华介绍,该局发挥数据导航作用,将不同优惠政策和特殊事项的适用对象进行智能筛选、贴标成册,分行业、分类别自动“靶向”推送惠企利企政策及操作指引,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若消息显示未读,我们后台还将以短信、电话等其他方式传达,保证政策不漏一户。平台还提供全时在线咨询等个性化税收服务,助力企业应享尽享、精准快享。”胡丽华说。
截至目前,湖北税务部门先后向 99.8 万户小型微利企业、1.04 万户高新技术企业、2.03 万户预计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推送相关税收新政和操作指引,推动税费红利直达快享,为企业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新技术企业是衡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但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审查要点多、数据比对难、耗费时间长。
如何打通审批流程中的堵点,有效提高认定服务质量和效率?湖北税务部门在企业所得税智能管理服务中,全国首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涉税数据智能比对功能,实现企业申报认定数据与税收数据的自动比对、疑点筛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常态化、便利化、一体化。
“以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税务人员需要人工对各项数据进行比对核实,耗时伤神,现在通过系统智能比对,审核时间从15天压缩至3天,极大地减轻了工作负担、提高了审核速度。”湖北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副处长胡宏凯感慨。
智能化管理的应用,不仅为税务人员减负,也有效降低企业办税时间成本。“过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一年只有两批次,现在实现了全年实时办、全程网上办、快速办,企业就能更快地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了。”湖北金龙装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姜鑫点赞道。
据数据显示,今年来,湖北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户数比去年全年增加了26.4%,有效鼓励企业将科技创新优势加速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发展驱动力。
智能防控更聪明。“幸亏税务机关的及时提醒,不然要多缴几万元的滞纳金。”武汉丰华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欣慰地说。原来,主管税务机关监控到该公司财务费用列支金额与实际收到发票金额差异较大,经核实,该公司与两投资公司签订3.81亿元贷款合同,实际支付利息3931.05万元未取得发票。主管税务机关及时通知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利息费用发票,消除了纳税人的涉税风险。
“以数据分析发现风险‘线索’,以数据筛选提示风险,用智能判断替代人工判断。这是湖北省税务部门推行企业所得税智能管理模式以来的突出亮点之一。”胡丽华介绍,结合日常征管经验、风险事件和风险特征,围绕企业所得税基础数据质量、优惠政策落实、特殊业务和高风险事项,借助专业数据抽取和智能分析工具,分级分类设计风险指标,能实时进行风险疑点扫描。
截至10月底,湖北省税务部门企业所得税智能管理平台自动扫描下发风险任务4万余条,其中95%的风险疑点通过数据比对自动解除,提前征收、违规核定征收等风险事项基本清零,切实提升了全省企业所得税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