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江文旅“风光无限”
观世纪工程三峡大坝“高峡出平湖”,赏赤壁古战场三国风云,登黄鹤楼看千古诗情……今年上半年,湖北接待入境旅客达205.74万人次,同比增长54.89%,文旅资源“流量”高地成为游客“留量”聚集地。
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坝、葛洲坝傲然矗立,长江西陵峡在此蜿蜒曲折,浑厚的山水资源让其在一众沿江城市中脱颖而出。当地依托三峡大坝、葛洲坝、西陵峡“两坝一峡”,不断拓展文旅消费场景。
进入暑期,每天长江三峡游轮都会准时从宜昌城区的码头出发。游客随船沿江而上,船过葛洲坝船闸时,不仅能近距离观赏“大国重器”,还能体验过坝时的“水涨船高”。
据三峡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7个月,“两坝一峡”旅游航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6.73万人,同比增长58.5%。不少外国游客说:“用自己的眼睛了解真实的中国,我一定会推荐家人和朋友来湖北旅行。”
揽山水之美,得人文之胜。目前,湖北拥有世界遗产4处、世界地质公园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5A级旅游景区16处。到武汉长江大桥感受“一桥飞架南北”,到荆州治水工程遗址了解分洪壮举,到三峡大坝坛子岭上俯瞰大江截流……湖北山水与人文相互交融,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可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2024年,湖北共接待游客8.7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011.6亿元;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73亿元,同比增长9.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9个百分点,文旅产业成为湖北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近年来,湖北将当地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融入文旅体验,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向新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秭归县屈原祠内,不时传来少年诵读《离骚》的声音。2300多年前,屈原在这里诞生、成长,踏上求索之路,如今这里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正值暑期,一批批港澳台和海外华裔学生走进屈原祠正殿,敬献兰草,缅怀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精神。
同样将历史与现代融合“出圈”的,还有荆州。这里有做过楚国400余年国都的纪南城,也是三国时期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如今,楚王车马阵出土文物展、荆州博物馆珍品馆、古城宾阳楼等景区通过VR互动体验、数字投影等科技手段,将沉睡的历史场景唤醒,让古老的文物和遗址“活”了起来。
山水是湖北的骨架,历史人文是其灵魂。越王勾践剑的寒光、曾侯乙编钟的乐音、三国赤壁的烽烟,无不诉说着荆楚文化的厚重,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
长江文旅直接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文化、科技等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税源活水”。湖北税务部门创新“信用+风险”税收管理,为守信企业在宣传辅导、发票领用、政策适用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服务。依托大数据监测平台,实时抓取景区门票、酒店预订等涉税数据,精准识别并依法查处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维护了旅游产业税收秩序。
“今年7月1日,离境退税政策在湖北落地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入境消费,有利于湖北省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据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湖北省已有91家离境退税商店纳入政策范围,其中“即买即退”商店45家,覆盖武汉、宜昌、恩施等11个城市。
“近年来,全省文旅市场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一大批文旅项目开工建设,宜昌宋城·三峡千古情、武汉冰雪中心等新项目受到市场欢迎。”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介绍,通过投放文旅消费券、开展青年文娱、“引客入鄂”及四季文旅促消费活动,湖北文旅消费市场持续保持强劲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