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税务:大数据赋能 为基层监督增效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围绕用好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助力基层监督工作,组织全市税务系统纪检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开展专题研讨。参加研讨的干部纷纷表示,作为纪检干部要不断增强用数意识,提高用数能力,推动提升基层监督工作质效。
自税务总局智慧监督平台上线以来,武汉市税务局在前期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在用好数据平台、强化数据支撑、练好用数本领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基层监督工作质效。
数据驱动,加强日常监督
近期,武汉市6个区税务局党委纪检组在智慧监督平台收到“四风”问题监督任务,针对疑点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
据了解,武汉市税务局纪检机构充分发挥智慧监督平台优势,探索构建覆盖税收工作多领域、多环节的监督“一张网”,先后围绕留抵退税等搭建监督模型,加强常态化监控预警,核查并及时处置风险疑点,防止“小风险”演变为“大问题”。
“这种监督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监督效率,减轻了我们基层纪检干部的工作负担,而且能够减少‘人工’监督可能存在的工作疏漏、判断失误、受外在因素干扰等问题,提升监督工作的成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党委纪检组组长黄敏介绍。
数据比对,发现问题线索
“过去我们掌握的问题线索,大多来自群众的信访举报,现在有了数字化手段,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能够更加主动地筛查问题线索。”武汉东西湖区税务局党委纪检组副组长周彪谈到智慧监督平台运行后带来的变化时说。
去年,东西湖区税务局党委纪检组根据智慧监督平台筛查出的问题线索,深入开展一案双查,精准查实了某企业违规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的问题,并对相关履责不到位的税务干部进行了问责。根据该案的特点,武汉市税务局党委纪检组联合数风部门构建了有关指标模型,对全市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数据进行了全面筛查,发现同类问题8条,做出组织处理8人。
为提高主动发现问题线索的精准性,武汉市税务局纪检机构通过设置指标模型、开展数据比对,从税收大数据中精准锁定疑点数据背后隐藏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024年,全市税务系统纪检机构通过数字化手段发现问题线索并开展税收违法案件一案双查40余件,占当年一案双查开展数的近六成。
数据共享,汇集监督力量
随着智慧监督平台的推广运用,武汉市税务局党委纪检组横向与各职能部门、纵向与下级纪检机构形成了更加紧密、高效的协同联动机制。
“请你处结合案件剖析报告中涉及的有关风险、问题开展对照检查,加强日常监督。”不久前,武汉市税务局18个处室和派出机构在智慧监督平台中收到了该局党委纪检组推送的监督任务,随即在各自条线启动专项监督工作,并在平台内向党委纪检组进行了反馈。
“过去,我们与职能部门的监督经常是‘各自发力’,但智慧监督平台使专责监督和职能监督能够更加有效地贯通衔接。”武汉市税务局党委纪检组干部刘晓雪说。
今年以来,武汉市税务局党委纪检组通过智慧监督平台向职能部门、下级纪检机构发起监督任务175条,各区税务局党委纪检组向同级职能部门发起监督任务194条。其中,纪检机构与货物和劳务税、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联合开展的风险应对领域税费问题专项监督,市、区税务局两级纪检机构协同推进的酒驾醉驾问题专项行动等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智慧监督平台,加快‘纪检+业务+数据’数字化专业团队建设,完善‘平台应用、数据驱动、智能分析、及时预警’的工作运行机制,用大数据技术更好赋能正风反腐。”武汉市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孙文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