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枫桥经验” 硚口税务“涉税调解中心”多元化解争议
在武汉市硚口区税务局,有一个公职律师涉税争议调解中心,该中心以“第一时间”“零距离”化解争议为宗旨,着力于以精准柔性调解涉税费争议,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源头,不断丰富“枫桥经验”的税务内涵。
“个人+团队” 凝聚纠纷调解大合力
面对纳税人缴费人日益多元化的调解诉求,硚口税务建立了税收法治指导员制度,集合全局业务骨干,组建了一支由“税收法治指导员+公职律师”的工作团队,内外联动形成强大合力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化调解服务。
一方面,税收法治指导员对内加强辅导培训,强化部门间联动。法治指导员对税收执法各环节进行辅导和监督,规范执法行为,规避执法风险,重点把关“三项制度”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横向联动业务科室,针对税收执法行为中容易引起涉税争议的行政处罚、信用评定、债权清偿等疑难工作开展跟踪督导、强化业务指导,并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将法治思维落实到税收工作各方面,不断提升基层税务机关执法水平。
另一方面,税收法治指导员团队对外积极介入调解,让涉税争议调解关口不断前置。法治指导员团队综合运用说理式帮扶疏导、政策解读、法律援助等手段,切实帮助纳税人缴费人解决合理诉求。今年以来,在法治指导员团队的辅导下,硚口税务积作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事项“你诺我办”创建试点单位,积极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以“承诺”代替“证明”,法治指导员作为服务专员,组建服务专员团队,为纳税人提供集咨询、办理、反馈等一站式、零距离服务。
“中心+工作室” 建设纠纷化解终点站
“只是打了一个咨询电话,困扰我多日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近日,在硚口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的帮助下,硚口区某科技公司离职职员李女士很快就收到了好消息:她离职后原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问题解决了。
李女士问题的解决得益于硚口区局税费矛盾争议联动调解机制,将化解涉税争议的机构前置到了基层一线,建立“1+9”为模式的运行机制,即:1个调解中心+9个调解工作室模式,第一时间对涉税争议进行调解,面对疑难、复杂情况时,调解中心和调解工作室开展工作联动模式,共同应对解决问题。
在收到李女士的诉求后,硚口区税务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立即启动调解程序。该公司所辖税务所的涉税争议调解工作室第一时间到企业进行走访,向企业耐心宣传了社会保险费缴纳的相关政策,帮助共同解决疑难,最终把涉税争议化解于微小。
为了力争更快调解争议,硚口区税务局依托调解中心构建了税费争议分类、分级调解模式。今年以来,调解中心对往年受理的举报投诉件、12366纳税服务咨询投诉件等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占比较多的社会保险费欠费类投诉,探索建立了社保类投诉案件处理流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后续处理程序等系统管理模式,保障民生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自治+共治”,搭建多元协同新格局
硚口区税务局坚持系统思维,健全多元化解机制,对于涉及法律关系复杂的涉税争议,调解中心积极打破部门壁垒,持续深化与区法院、不动产、社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起“部门+”长效联办机制,将疑难问题落实落细。
近日,在解决一起因司法拍卖引起的涉税争议中,硚口税务公职律师涉税争议调解中心与硚口区人民法院建立的合作机制就取得了成效。硚口区某处房产司法拍卖过程中因欠缴房屋销售涉及的税款导致无法正常过户,硚口税务调解中心积极介入,启动与硚口区法院的协同机制,一方面依法对对拍卖款项涉及税款实行优先扣缴,防止税款流失,另一方面组成专班为企业提供涉税定制化解决方案,最终成功化解涉税争议,近16万元税款全部按时入库,大大缩短了争议处置时间。
硚口区税务局调解中心还深化“综治+税治”网格联动机制,探索与社区、行业协会等协同共治,邀请社区网格员、涉税中介人员参加区局开放日税费服务体验活动,不断提升纳税人参与税收治理的获得感,多方共治提升纳税人遵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