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十年A级信用,铸就装备制造诚信标杆
在湖北宜都,一家专注于散料密封输送及存出仓设备的“专精特新”企业——湖北宜都运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都运机机电”),以十年如一日的诚信纳税实践,诠释了宜都市装备制造行业诚信经营的典范,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将合规转化为了核心竞争力。
“这份荣誉,是对我们坚守合规初心、聚焦主业发展理念的最高认可,更是税务机关与我们企业携手共筑诚信税收生态的证明。”公司董事长唐万军在纳税信用“十连A”荣誉奖牌授牌仪式上表示,这十年A级信用背后,是企业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尊重,对市场规则的敬畏,以及对自身发展的严苛要求。
改革创优,合规经营与创新发展双轮驱动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宜都运机机电深耕散料密封输送领域23载,建有“湖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累计拥有40余项核心专利技术,并积极参与了2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在技术研发高歌猛进、产品性能不断突破的同时,公司始终将合规经营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研发创新是发动机,而合规就是发动机的安全系统。没有合规的保障,公司可能因为潜在的风险而夭折。”财务总监饶忠明说到。
自2014年启动全面规范化改革以来,宜都运机机电率先引入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督导,并常年聘请第三方税务专业机构进行合规审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税款计算的精准性。“这种‘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新,为我们成为宜昌市首批登陆‘新三板’的规范化样本打下了坚实基础。”饶忠明自豪地说。
挂牌“新三板”十年来,宜都运机机电累计为国家贡献税款近1.2亿元,近三年,公司税收贡献就达5024万元,多次被评为宜都市姚家店镇的“纳税大户”。
信息护航,以数治税与财务规范双管齐下
在宜都运机机电的财务中心,《税务合规全流程手册》人手一本。这本手册,将合规的触角延伸至研发立项、采购、生产、销售、回款等八大核心业务环节,真正做到了“业务未动,合规先行”。
“我们通过税务信息化系统,不仅将发票管理的效率提升了60%,更将税务申报的准确率稳定在99.9%。”公司财务人员杨战红介绍道。
公司高度重视人员能力的提升,定期组织财务税务专业人员参加由税务机关、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类税法培训。定期开展由内而外的“税务健康体检”和内部审计,确保财务核算的准确无误,公司账目清晰、凭证齐全。
政策用足不越界,才是真正的合规红利。“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来说,我们是对照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联合发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开展自检的。”杨战红说,“我们清晰区分了研发人员和辅助人员的界限,避免了过去可能存在的将非直接研发人员工资纳入加计扣除的扩大化问题。这不仅是对税务机关的负责,更是对我们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负责。”
共治共联,单向监管与双向奔赴同频共振
宜都运机机电荣获十年A级纳税信用荣誉是税企双方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互信、强化协作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宜都市税务局积极响应企业需求,为包括宜都运机机电在内的本地重点企业量身定制了“产业链税收服务包”,通过“政策直通站”“税企互动平台”等多种形式,将最新、最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精准送达。税务机关推出的“容缺办理”机制,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提供了宝贵的资金周转空间;常态化的“税务健康体检”,则将潜在的税务风险防患于未然。
“过去,我们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响应。但现在,通过税务机关的专业辅导和‘一次不用跑’的便捷办税服务,我们能更清晰地掌握政策,更有效地规避风险,有更多精力聚焦到主营业务和技术创新上。这种‘亲商’‘助商’的税收服务,让我们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安心发展。”唐万军感叹。
宜都运机机电的示范效应,也带动了宜都装备制造行业的整体税收贡献度和合规经营水平的提升,形成了“税企同心、合规致远”的良好局面。合规经营,已不再是企业的“独角戏”,而是税企双方共同努力、携手共筑诚信税收生态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