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
  • 微博
  • 微信

咸宁:以信用 “软实力” 夯实经济发展 “硬根基”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4日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咸宁市税务局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诚信纳税不仅是企业立足市场的 “金名片”,更是驱动企业行稳致远的核心基石。近年来,咸宁市各级税务机关聚焦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常态化政策辅导、精准化信用修复指引等务实举措,持续引导企业合规经营、诚信纳税,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以信用 “软实力” 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硬支撑”。

智驭数据浪潮,构建 “信用 + 风险” 监管新格局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国家税务总局通城县税务局积极探索税收治理新模式,以税收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创新构建 “信用 + 风险” 新型监管体系。通过动态信用评价、精准风险防控与跨部门协同治理,推动税收监管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打造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

1751620580492086171.jpg

图为税务干部在企业车间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依托先进的税收大数据平台,通城县税务局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风险指标模型。该模型深度整合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税费缴纳等多维度数据,对全县 1.2 万户企业实施动态信用评价,自动生成 A 至 D 级纳税信用等级。其中,1500 余户 A 级纳税人凭借良好的信用记录,享受发票 “按需领用”、出口退税 “优先办” 等便捷激励措施;而 D 级纳税人则依法被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税务部门通过发票限额管理、实地核查等强化监管手段,规范其纳税行为。信用评价结果与办税服务的深度融合,有效激发了企业主动提升纳税遵从度的积极性,在全县形成 “守信者畅行、失信者受限” 的良性市场氛围。

在风险防控领域,通城县税务局推行科学的 “分级分类” 监管机制。针对低风险纳税人,以柔性提醒辅导为主,通过短信、电话等渠道及时提示风险;对中高风险纳税人,则启动 “数据扫描 — 风险预警 — 应对处置” 的闭环管理流程,借助增值税发票风险快速反应机制等工具,精准识别涉嫌虚开发票、虚假申报等税收违法疑点线索,实现风险防控的靶向发力。

情暖诚信征途,铺展信用关爱惠民新画卷

在第 18 个 “信用记录关爱日”,国家税务总局崇阳县税务局精心策划系列纳税信用宣传活动,将诚信纳税理念传递到群众身边。在崇阳县政务服务中心门前,《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手册》《信用修复操作指南》等宣传资料整齐陈列,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咨询。

1751620592327053974.jpg

图为活动现场,税务干部为市民讲解纳税信用相关政策

活动现场,税务干部面对面为市民解读信用修复机制、纳税信用评价标准等关键内容。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良好纳税信用对企业融资贷款、参与招投标等经营活动的积极作用,同时以案示警,详细说明失信行为可能面临的联合惩戒后果。针对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税务干部采用 “政策干货 + 案例解析” 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政策规则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用指南。一位小微企业负责人李先生感慨道:“以前只关注按时纳税,没意识到信用等级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现在明白了维护信用就是守护发展机遇,今后一定更加重视!”

为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税务部门创新宣传形式,设计定制印有 “新办纳税人开业第一课” 二维码的帆布袋。将税收政策宣传与实用物品相结合,让税收知识随着帆布袋走进千家万户。从事个体经营的王女士称赞道:“扫码就能学习信用修复流程,操作步骤清晰明了,帆布袋日常使用频率高,这种宣传方式既贴心又实用!” 新颖的宣传形式获得群众广泛好评,不仅以趣味方式传递知识,更通过实用载体大幅提升了政策触达率。

码启透明服务,开拓信用赋能发展新境界

“这个信用码就像是我们的诚信‘身份证’,客户扫码就能看到权威的信用评价,大大增强了合作方的信任,我们也会更加重视信用建设,持续提升涉税服务质量。” 咸宁优信会计事务有限公司的游会计在成功申领信用码后,深有感触地说道。

1751620603731096329.jpg

图为咸宁优信会计事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申领信用码

国家税务总局嘉鱼县税务局组织 “嘉小税流动办税小分队” 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码应用。通过构建透明化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涉税服务市场秩序,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推广过程中,“嘉小税流动办税小分队” 成员深入辖区多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采取三项精准服务措施。一是开展 “一对一” 上门辅导,详细解读信用评价政策,现场演示信用码申领、展示、查询的全流程操作;二是实施 “一户一策” 定制服务,逐户分析信用评价失分点,提供个性化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三是畅通信用修复渠道,明确修复条件、流程和时限,助力涉税服务机构提升信用等级,推动涉税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