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助鄂西水泥走好走稳40年发展路
走进位于枝江市问安镇的鄂西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一根根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被浇筑、修整后,整齐地排列在厂区,待运输车驶入后,便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支持各大工程建设,在三峡大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宜万铁路等项目上,都留下了企业产品的印迹。
图为鄂西水泥董事长吴太锋向税务干部介绍企业荣誉
这家创立于1984年、主营钢筒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顶进施工法排水管等产品的企业,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风雨,已成为鄂西一带规模最大的水泥制品厂家,年产各类管涵可达400公里,电杆20万根,商品砼40万方,产品广泛销售于荆门、荆州、襄阳等地乃至四川、河南、湖南等省份,年产值达3.5亿元,是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协会的理事单位、湖北省水泥制品工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
被问起企业成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时,鄂西水泥董事长吴太锋笑了笑说:“其实没有‘秘诀’,‘诚实守信’就是我们发展的根基。”在公司的荣誉室里,湖北省市场管理等部门联合颁发的《文明诚信私营企业》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两块奖牌在一百多项荣誉中格外醒目,与吴太锋的介绍相互印证。
据吴太锋回忆,公司曾承接过当阳巩河引水工程部分管道生产任务。有一根管子在实验室检测合格,但在预应力检测时,出现了爆裂问题,他立即要求把已经运到工地上的150米管道全部收回报废,并更换了新产品。“这些管道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容不得半点马虎。在与三峡工程的合作中,我们的产品从开始‘一根一检’逐步变成了‘一批一检’,最后成为‘免检产品’,这份信任‘千金难买’。”
目前,公司已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认证。这些都是对企业在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充分认可。
在谈及2025年税收宣传月主题“税收·法治·公平”时,吴太锋表示,依法纳税和诚信经营一样,都是企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些都是对企业品质的检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依法纳税的意识,而是寄希望于钻制度的空子以谋求更大的利益,那也很难在产品质量上用心用情。我相信,全身心投入产品科技的研发、品质的提升,自然能赢得客户的信赖,扩大市场、提升效益。税务机关也会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给予税收优惠,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更为广泛和长远的角度来说,与我们合作的不少项目都是国家重要项目,这些项目从立项到建成,离不开税收支持。依法纳税,财政充实,国家才能以更大的投资力度,促进国内‘大循环’,这实际上也是在支持企业自身的发展。”吴太锋说道。
秉持着这样的经营理念,2016年以来,鄂西水泥就被评为A级纳税人,近十年来未曾中断。依法纳税积累的良好信用,给企业带来了正向反馈。在税收政策和良好效益的双重加持下,公司在研发投入、技术升级上持续发力。2018年至今,鄂西水泥连续被评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荣获“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称号。2023年,企业投入1亿元,对3条管道生产线、2条商品砼生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当年产值达到了1.5亿元,税收突破了700万元。
这些在生产及研发上实实在在投入的成本,也都在税务领域得到了“回应”。据吴太锋计算,近年来,枝江市税务部门通过“一企一策”“数据找人”,向企业推送适配性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精准享受留抵退税78万余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13万余元。“良性的互动让我们发展更有底气。”吴开兴说道。
“我是土生土长的枝江人,40多年来枝江的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我都记忆犹新。在冲刺全国‘百强县’的道路上,既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广大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贡献。”吴太锋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深耕主业,以更优业绩,助力枝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