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村一税官” 推动乡村税费服务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0日 来源:孝感市税务局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基层税务部门作为国家治理一线力量,实施“一村一税官”制度,提升乡村税费服务征管质效,是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内生动力、回应乡村振兴紧迫需求的现实选择,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重要论述的关键举措。

煅造“硬支撑”,筑牢乡村税费服务实体根基

税官驻村。针对乡村振兴中村级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税费政策与服务需求迫切,现有乡村税费管理与服务布局难以满足。要发挥乡镇税务分局(所)锚点作用,以派遣税务分局干部驻村为主要方式,“一人一村、分片负责”,每名税务干部固定联系一个行政村担任“税费服务专员”,每月定期驻村服务,破解当前乡村税费服务覆盖不全面、响应不及时问题,推动税费服务从乡镇税务机关向乡村村委会直接延伸。

微窗”前置。在村委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税费服务专柜”和自助办税终端,集成税费咨询、城乡“两险”征收、申报辅导等税费服务,实现社保缴费、发票代开、政策咨询等高频事项“村口即办”,企业开办、资格认定、税惠享受等复杂事项“税务陪办”,彻底破解乡村办税 “远、难、繁” 痛点。

网格覆盖。推行网格化税费协同共治,将税费治理融入地方社会化网格体系,将全县乡村划分为多个税务网格。发挥乡村网格组织体系与社会专职网格员的“移动探头”作用,明确乡村网格员情况采集、税费服务提醒和诉求收集等4类9项任务事项,把社会网格员变成乡村税收治理的“千里眼”,实现治理小单元、管理无死角、服务全覆盖。

建立“新体系”,构建乡村税费共治联动格局

前后一体联动。建立“线上传递、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乡村税费联办通道,贯通“乡村微窗—分局—县局”层级链条,实行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办理,并形成疑难问题“乡村微窗受理—分局响应—跟踪落实—县局兜底—回复办结”的闭环工作机制,确保业务“全流程、一站式、一次性”办结。

线上线下联动。以“税费服务专柜”“税费服务专员”为锚点,针对涉农、扶贫、就业创业、居民社保等相关政策进行现场重点宣传。对特色产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中心等项目实施“全周期”服务,从立项审批到运营管理全程提供政策辅导,确保项目落地即享优惠。同时将征纳互动服务运营中心的部分“后台”功能下沉至基层一线,将“云端办税”与“驻村服务”无缝衔接,实施容缺办理、远程办结、随到随审便民举措,满足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农村”群众及时办税需求。

村税协作联动。乡村税费服务需多方联动,不能单打独斗。与村“两委”联动,对接各政府职能部门设在乡镇的站、办、所;与农业农村、金融等部门建立“乡村振兴税费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共享产业规划、企业经营、农户需求等信息;构建“税务主导、村委协同、部门参与”的共治格局,联合开展“政策宣讲 +咨询辅导 + 产业帮扶+矛盾争议联调”组合服务,联合解决各项涉农税费难题。

强化“数字力”,提升乡村税费服务智办效能

建设乡村智慧税务平台。以村委共建的微信、钉钉群为推介端口,以税源管理分局为工作单位,分区块、有计划的将征纳互动服务引入乡村地区,打通“线上税官”服务渠道,加大智慧税务平台在乡村地区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水平,破解乡村地区税费服务网点覆盖不足,电脑、自助终端等数字化硬件短缺,城区办税服务厅距离过远的现实问题,逐步提升乡村地区税费服务智能化水平。

搭建乡村涉税信息宝库。构建适合乡村地区的涉税信息管理库,对调查摸排得到的乡村涉税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系统归集辖区内可享受涉农优惠政策、弱势群体帮扶政策、特殊个体减税等乡村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通过归档标注和搜索指示进行标签化管理,形成“一村一册、一镇一库”的乡村涉税信息资源库,有的放矢开展税收征管、税费政策宣传、便民办税服务,确保国家利农、惠农、富农政策能够直达受益主体。

完善乡村税费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村“两委”基层管理服务效能,构建“乡镇分局—村级服务点—税费网格员”三级服务网络,覆盖全县自然村,通过代办、领办、协办、现场办,实现“基础业务村里办、复杂事项就近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