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明种子植心田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4日 来源:精神文明报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走进大悟县夏店镇朝阳村蔬菜大棚基地,满眼都是绿油油的小白菜、鲜嫩欲滴的黄瓜、长势正旺的西红柿等,农民们忙碌其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孝感市税务局驻朝阳村第一书记黄鸿章满脸自豪地介绍:“这是全县的‘大菜篮’,种了30多个品种的蔬菜,每天至少有一千斤蔬菜从这里运走。”

大悟县是革命老区。过去,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孝感市税务局结对朝阳、十墩两个村开展乡村振兴。围绕产业振兴做文章,从政策、技术、销售、服务上给予大力支持,派出2支驻村结对帮扶工作队,成立了“税兴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捆绑模式运营。

每天,驻村工作队员轮流负责市场蹲点,实时掌握动态,为菜定价提供依据。基地的菜实行统一定价、统一销售。

如今,黄鸿章大略算了一笔账:全年轮番套种,按照十二节气种植传统蔬菜,间歇种植反季节蔬菜,再加上套种,可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目前,朝阳村有100多户农户与合作社合作,其中通过种植蔬菜脱贫致富的农户已有38户。

其实,蔬菜基地只是孝感市税务局推行“菜单式”产业振兴的一个成功案例。

自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来,孝感市税务局聚力乡村振兴“三项行动”,积极推进“共同缔造”,以“推进种养加产业一体化,打造农工旅融合新业态”为目标,因地制宜着力培育有区域特色的村级支柱产业,帮助广大农户和村集体走好致富之路。按照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分别选择能够促进和带动发展的产业,推出“4+X”产业振兴套餐。其中,“4”是对接全市油茶、茶叶、菊花等百亿产业和当地精品水果产业;“X”是各农户因需而选、因户而异,自主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这些项目一般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好、风险低、技术容易掌握。农户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一旦选定适宜发展的项目,税务、政府、银行、合作社当即跟进,合力解决其资金、技术、销路等难题,与其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据悉,这份供农户自主“点菜”的菜单,共有20多个项目门类,其中包括种植大棚蔬菜、金果梨、优质茶叶,山地菜牛土猪养殖、放养绿壳蛋鸡等项目。税务部门与当地党委政府协商按菜单出台各类产业扶持办法,精准实施“雨露计划”,支持监测对象发展家庭产业,及时为监测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扩大产业振兴成效,孝感市税务局党委一班人督促驻村工作队积极履行好驻村帮扶和“第一书记”职责,协助村“两委”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可以信赖依靠、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堡垒。对标“十全十美”要求,完善驻点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便民服务指南,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全面加强村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网格化建设,在党员、新乡贤、致富能手中推选优秀人才作为网格长,构建“村党支部+湾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网格+联系户”的五级组织体系。同时,把回归乡贤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持续增添强劲动能。“十星级文明户”“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清廉家庭”“最美志愿者”等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不断涌现,持续推进基层治理。

与此同时,该局坚持“五共”理念,将共同缔造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相结合,建立“爱心超市”“农家书屋”,完善积分制、清单制,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建成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一站服务、一点多能”,打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双向流通渠道,深受群众欢迎。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