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税•图说丨通城税务:“税信达”构建个税信用体系 助力税收治理现代化
2025 年以来,通城县税务局以纳税信用管理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国家部委改革事项)“税信达”项目建设,构建起覆盖信用评定、联动共治与精准服务的全链条管理新格局,进一步规范个人所得税管理,实现信用建设与税收营商环境“双提升”。
协同联动破壁垒,织密税收共治“一张网”
“税信达”项目自启动起便获通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被列为2025年全县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听取项目进展汇报、作出部署指示,牵头协调多部门打破数据壁垒,并组织召开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重点企业专题培训会,为项目推进凝聚多方合力。

图为省局领导来通城调研“税信达”试点工作现场
在此基础上,县税务局联合县委组织部、人社局、发改局等 8个部门,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16条联合奖惩措施、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实时交互,成功构建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税务主抓、部门协同”的税收共治格局。截至10月底,通过部门数据联动,已协助社保部门精准比对出130余户企业员工申报人数异常问题,督促相关企业补齐税款及社保费,“守信者一路畅通”的信用监管效应初步显现。
与此同时,县税务局成立“税信达”专项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制度建设等7个职能组,先后制定信用管理办法、分类扣分细则、信用修复与争议调解办法等系列制度,构建起“制度完善、记录完整、应用有效、监督有力”的信用管理闭环,为项目落地生根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精准评价有温度,绘好个税信用“立体画像”
为实现个税信用管理精细化,通城县创新建立百分制信用评价体系,以纳税人基础信息、申报质量、税款缴纳、发票使用等核心指标为依据,采用“扣分法”将纳税人信用划分为“守信”“一般失信”“严重失信”三个等级。截至10月底,全县共评定守信纳税人8 万多人、一般失信纳税人近5000人、严重失信纳税人160余人,信用管理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
依托“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税务端”与“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系统”,通城县通过“自动采集 + 人工补充”的方式,归集近 5年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信息近9万条,为每位纳税人建立 “一人一档”动态信用报告,精准勾勒纳税行为“画像”,为后续精准服务与监管提供扎实数据支撑。

图为税务人员辅导纳税人开展个税信用修复
在严格评价的同时,通城县更注重信用管理的“温度”,创新推出“硬修复 + 软修复”双重机制。一方面,通过个税 APP、短信等渠道向纳税人实时推送信用风险提示信息,累计发送约 30 万条;另一方面,大幅简化信用修复流程,截至目前已接收修复申请 680余份,为500 余名失信纳税人完成信用修复。湖北某通城科技集团法人许某便是直接受益者 —— 此前因信用等级为“严重失信”,其银行贷款申请被拒。在税务部门专业指导下,许某快速补齐欠税完成“硬修复”,同步恢复社会声誉实现 “软修复”,最终成功获批银行经营性贷款,重拾发展信心。
多维宣传广覆盖,厚植诚信纳税“社会土壤”
为全面提升纳税人信用意识,通城县采用“线上 + 线下”“内部 + 外部”“重点 + 精准”的立体化宣传模式,推动诚信纳税理念深入人心。
“线上 + 线下”齐发力,营造守信氛围。线上在“云上通城”平台开设“个人所得税信用体系建设”专栏,实现纳税人 “足不出户”在线办理政策查询、信用查询、信用修复与异议申诉等业务,平台累计查询量达 2.2万余次,电话咨询查询量达 1.2万余次,有效增强纳税人参与度;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发布信用案例、动漫图解等宣传内容30余篇,其中20余篇被省市级主流媒体刊发,制作《一图看懂 “税信达”》等宣传产品,推送至咸宁税务公众号及微信群,获纳税人广泛转发。线下在办税服务厅设置 “个人所得税信用驿站”,提供咨询辅导、信用修复、争议处理一站式服务,精准引导失信纳税人修复信用、重塑良好记录。

图为税务人员通过“绿色通道”辅导守信纳税人办理业务
“内部 + 外部” 共推进,拓展宣传维度。联合县委组织部开展“依法纳税、诚信从政”主题活动,与县人社局联合举办 “诚信纳税、优质人才”宣传活动,推动信用建设成果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形成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宣传合力,提升个税信用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目前,项目成果已在便民服务中落地:县政务服务中心为守信纳税人开通“绿色通道”,累计提供容缺办理服务500多件;项目影响力更向社会治理、金融服务等领域延伸 —— 税务信用评价结果为2名农业农村局干部获评市级 “乡村工匠” 荣誉提供支撑,为28名本地企业家参与市级媒体采访推荐提供依据,帮助30余名青年享受“信用 + 安居”政策,协助 10 余名纳税人获得银行贷款。
“重点 + 精准”双聚焦,提升宣传实效。针对高收入人群、网络主播、自由职业者等重点群体,定制个性化宣传方案,通过上门走访辅导、专题座谈交流、代理记账公司专场培训等方式,深入讲解信用管理细则与风险防范要点。在个税汇算清缴等关键节点,通过定向信息推送、线上实时答疑等方式强化宣传引导,对大额补税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宣传辅导,纳税人信用意识显著增强,整体税收遵从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