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税务:数字赋能 “农码溯” 为赤壁青砖茶产业注入新动能
“推行‘农码溯’项目对我们茶企来说,是颗实打实的‘定心丸’,更是推动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它不仅帮我们把经营风险降得更低、财务账目理得更清,还让青砖茶的品质有了权威数据背书,客户认可度比以前高了不少。” 提及“农码溯”,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六元的语气里满是认可。
作为赤壁市的特色支柱产业,青砖茶不仅承载着传承千年的茶文化,更肩负着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户增收致富的重任。然而此前,行业普遍面临的几大 “痛点”,却让不少茶企犯了难:原材料收购量大、一线人手紧张,导致原材料购进与领用存在明显时间差,数据难以及时同步;生产环节的能耗成本核算模糊,难以精准把控;品质宣传缺乏有力依据,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少了几分底气。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曾因这些问题,多次触发税收风险预警,不仅让企业背负了额外的财务压力,也对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
企业有困扰,监管就要主动破局。国家税务总局赤壁市税务局积极贯彻落实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试点工作要求,以“数据 + 规则 + 科技” 为核心突破口,创新推出 “优化农产品加工行业服务‘农码溯’” 项目。该项目依托 “一张溯源码、一个数据平台”,成功打通了茶叶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终端销售的全流程数据链路,真正实现了产品 “来源可查、过程可溯、去向可追”;同时,通过精准设置风险指标,将传统税收监管的 “事后核查” 模式,转变为 “事前预警、事中管控” 的主动防控模式,既有效破解了行业监管效率低、企业涉税风险高的难题,也为茶企高质量发展扫清了障碍。
不过,“农码溯”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从企业 “怕麻烦” 到 “主动用” 的 “破冰” 过程。项目初期,部分茶企担心操作流程复杂、会增加额外工作负担,参与意愿不高。针对这一情况,税务部门迅速调整策略,组织业务骨干上门开展 “一对一” 讲解,带着设备现场演示操作流程,手把手指导企业解决疑问;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后,又专门指派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及时解决企业在设备调试、数据对接中遇到的问题,还定期组织专项培训,确保企业员工都能 “懂操作、会应用、用得好”。如今,越来越多企业不仅切实感受到了项目的便捷性,更通过规范经营,向上下游合作伙伴传递了 “诚信纳税、品质可靠” 的信号,合作订单也随之稳步增长。
“农码溯” 项目落地至今,税企双方的 “获得感” 可谓立竿见影。对茶企而言,数据平台的风险预警功能就像一双 “火眼金睛”,能及时发现抵扣凭证不合规、业务佐证资料不完善等潜在问题,帮助企业提前自查自纠、规范账务处理,税收遵从度显著提升;对税务部门而言,通过归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全环节数据,能够清晰掌握 “货、款、票、账、证” 五流合一的证据链,监管效能大幅提升,实现了 “以数治税” 的精准监管。
更值得期待的是,“农码溯” 在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海量真实产业数据,正逐渐成为推动赤壁青砖茶产业升级的 “宝贵财富”。未来,这些数据不仅将为开发更智能的风险预警模型提供坚实支撑,还有可能与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深度挂钩,进而形成 “规范经营 —— 数据优良 —— 信用提升 —— 享受优惠” 的良性循环,让合规企业获得更多发展红利。
从传统制茶工艺到数字溯源管理,“农码溯” 的落地,生动见证了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 “激活” 效应。如今,赤壁青砖茶不仅凭借过硬品质赢得市场青睐,更以 “数字赋能” 的全新标签,让这缕穿越千年的茶香,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