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税•图说丨咸安税务:税惠添薪 助贺胜桥瓦罐鸡汤炖出富民强镇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来源:咸宁市咸安区税务局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在咸安区贺胜桥镇,一罐传承四十余载的瓦罐鸡汤,正悄然经历一场 “破茧成蝶” 的变革。从国道旁升腾烟火气的小摊点,到无菌车间里高效运转的易拉罐生产线;从单打独斗的地方餐饮招牌,到年产值突破 13 亿元的全鸡产业链 —— 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产业升级背后,离不开咸安区税务局以精细服务为 “老汤” 添薪续力,让这碗承载着 “胜利的味道” 的传统美食,香飘更远、惠及更广。

贺胜鸡汤.jpg

图为贺胜桥食品公司研发真空灭菌罐装鸡汤

曾经,传统瓦罐鸡汤因保质期短、运输半径有限,在拥抱现代化大市场时屡屡 “碰壁”。咸安区税务局敏锐捕捉到企业转型的迫切需求,主动将服务触角前移,为产业升级 “铺路搭桥”。当贺胜桥食品公司抱团成立,并引进真空灭菌罐装技术时,税务 “网格员” 第一时间开展定向对接,针对农产品初加工、小微企业等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 “一对一” 精准辅导,帮助企业算清 “减负账”、卸下 “资金包袱”。“税务干部上门手把手讲解政策,转型初期的资金压力一下小了很多,我们搞技术升级更有底气了!” 贺胜桥旅宁鸡汤馆刘经理的话语里满是欣喜。

技术革新与政策红利的双重加持下,瓦罐鸡汤迎来 “蜕变”:保质期跃升至 2 年,常温销售成为现实,线上渠道快速打开局面。如今,贺胜桥易拉罐鸡汤线上销量稳步攀升,日销稳定在 200 罐左右,单日营业额突破 2 万元且持续增长。与此同时,税务部门还同步指导企业申报团体标准,助力打造 “贺胜桥鸡汤・胜利的味道” 统一品牌,为产品品质筑牢 “护城河”,让传统美食既保 “老味道”,又树 “新标杆”。

C89A0274.jpg

图为税务干部针对下游酒店行业讲解税收政策规范合规经营

一罐鸡汤的畅销,背后是一条产值超 10 亿元的肉鸡全产业链在高效运转;而税务服务的触角,也早已延伸至产业链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 从规模化的现代化养殖屠宰基地,到返乡创业者扎根田间的特色蛋鸡场,再到变废为宝的鸡粪资源化利用企业,处处都有税务人员精准服务的身影。

“税务服务不偏心,既盯着产业链上的大企业,也牵挂我们这些‘小个体’。” 曾是个体养殖户、如今成功转型为小型企业主的徐先生感慨道。在 “个转企” 过程中,税务人员主动靠前,帮忙解决老字号品牌延续、税务登记衔接等实际难题,让他得以安心把生意做大做强。针对产业链主体多元、经营模式多样的特点,咸安区税务局构建起 “全链条覆盖、分层次服务” 的工作机制:一方面,为重点龙头企业提供关键涉税环节的定制化辅导,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规避涉税风险。“特别是农产品收购凭证管理这块,税务部门的政策解读及时又透彻,帮我们理清了流程、守住了合规底线。” 贺胜桥食品公司负责人郭先生说;另一方面,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小微企业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确保政策红利 “真金白银” 直达市场主体,为产业链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C89A0240.jpg

图为贺胜桥食品公司负责人向税务人员介绍公司产品

“减下来的税款,我们直接投入到新生产线建设和技术研发中,政策红利实实在在转化成了发展后劲。” 郭先生的话,道出了产业链上众多企业的共同感受。税费负担的减轻,有效激发了全产业链的创新活力,推动产业从 “粗放式发展” 向 “高质量进阶” 加速迈进。

产业兴,则百姓富。如今的贺胜桥镇,直接从事鸡汤产销的人员达 317 人,养鸡户人均年纯收入突破 7.5 万元,产业链间接带动就业超 2000 人。这碗承载着乡土记忆的瓦罐鸡汤,真正炖成了富民强镇的 “金饭碗”,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我们将始终秉持‘服务先行’理念,紧扣地方产业发展目标,以更精细、更务实的税务举措,引导贺胜桥鸡汤产业规范经营、向好发展,全力守护好这块‘金字招牌’,为咸安区冲刺百亿强镇目标注入坚实税务力量。” 咸安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