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税•图说丨重构办税新动线,以“智慧服务”织就“税无忧”之网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0日 来源:市局第二税务分局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今年以来,咸宁市税务局聚焦数字化转型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凭借“三级架构重塑、数据精准赋能、服务网络延伸”三大举措,构建“云端优先、线下兜底、社会共治”的智慧税务全新格局,推动办税服务从“能办”迈向“好办、快办、暖心办”。

三级架构筑根基,减窗提效让办税动线 “一路通”

走进咸宁市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最直观的变化是窗口数量从 24 个精简至 10 个,但办税效率反而大幅提升 —— 这源于 “前台精简、中台强能、后台协同” 的三级架构重塑。

前台聚焦 “精准分流”,设立 “绿色通道”“简事快办”“现金缴费专窗” 等特色窗口,配备专职导税人员引导业务分流,实现 “即到即办、即办即走”。数据显示,2025 年 1-10 月,办税服务厅窗口票号较去年同期减少 25.25%,业务量下降 18.81%,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长压缩至 20 秒,办理时间控制在 2 分钟内。

征纳互动服务运营中心.jpg

图为征纳互动服务运营中心现场

中台扛起 “远程服务” 大旗,7 名专职坐席 24 小时在线提供 “办问协同” 服务,配套的纳税人学堂与可视化答疑直播间,已累计开展 19 期直播、吸引 1 万余人观看,实时解答网友提问 200 余次。“不用跑大厅,线上就能问、能办,省了不少事。” 湖北某科技公司财务负责人李会计说。今年前 10 月,运营中心智能互动量同比增长 44.36%,人工互动量增幅达 132.26%,互动成功率高达 98.79%。

后台则当起 “协同保障员”,联合住建、不动产登记中心、社保等部门推行 “一窗联办”,房地产交易、社保登记等业务实现 “一次受理、多部门联办”。同时,后台汇总前中台反馈的问题,形成闭环处理机制,为服务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让 “效能税务” 落地有声。

数字赋能破壁垒,精准服务让政策红利 “直达快享”

“手机收到税务部门推送的政策包,跟着操作就享受到 30 多万元退税,太省心了!” 咸宁某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张经理的体验,正是咸宁市税务局 “数字赋能” 的缩影。

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税务部门实时归集纳税人行为数据,动态调整窗口资源,还能精准识别符合政策的企业,通过短信、征纳互动平台 “点对点” 推送优惠提醒。今年以来,已向 165 户企业推送个性化政策包,助力企业享受税收红利超 300 万元,政策精准推送累计达 10 万余条。

掌上办税区.png

图为税务人员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为纳税人辅导业务

“数智员工” 更成了办税 “好帮手”。在房地产 “一窗联办” 流程中,智能审核功能上线后,截至 10 月底已累计完成增量房、存量房交易审核 22057 条,不动产线上网办率从 3% 跃升至 80%,相关做法还被《中国税务报》报道。

针对涉税争议,办税服务厅成立的咸宁涉税争议调解中心,由公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建立 “受理 - 调处 - 回访” 闭环机制。截至目前,已化解矛盾、解决疑难问题 300 余次,满意率 100%,真正实现 “矛盾不上交、问题不出厅”,让 “枫桥经验” 在税务领域落地开花。

多元服务织密网,触角延伸让便民利企 “无死角”

“流动服务站到村里来,手把手教我们用手机缴社保,再也不用往城里跑了!” 咸安区横沟桥镇村民刘大爷的话,道出了 “税无忧” 流动服务站的价值。

”税无忧”流动服务站活动现场.jpg

图为“税无忧”流动服务站活动现场

为织密 “15 分钟办税服务圈”,咸宁市税务局将城乡居民 “两险” 缴费、税法宣传、咨询辅导等功能整合,推出 “税无忧” 流动服务站,以 “上门服务” 打通办税缴费 “最后一公里”。同时,构建 “线上平台 + 实体驿站 + 社会力量” 三位一体服务网络 —— 在银行、居委会、商超等场所设服务点,培训社区志愿者掌握 “电子税务局”“鄂汇办” 操作,以 “明白人帮一片人” 的模式,让涉税费业务 “就近办、马上办”。

社会共治更添合力。税务部门组建由注册税务师、公职律师参与的税企服务团队,入驻办税服务厅调解争议;与社保部门建立 “疑难问题内转外不转” 机制,限时答复反馈;联合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开展 “春雨润苗” 行动,为企业提供 “一企一策” 服务;还会同不动产、住建等部门深入小区交房现场,推行 “交房即办证”。

从 “大厅办” 到 “掌上办”,从 “被动等” 到 “主动送”,从 “单兵战” 到 “协同办”,咸宁市税务局以办税新动线重构服务新体验,让 “税无忧” 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地方发展的生动注脚。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