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税务局:精细服务艾蒿种植业
盛夏时节,东津新区彭庄村的艾田里一片葱郁,绿油油的艾叶随风摇曳,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仿佛春日里“风来蒿艾气如熏”的青翠画卷仍未褪色。在田间,伴随着收割机械的阵阵轰鸣声,村民们三五成群、俯身劳作,娴熟地完成艾蒿脱叶、分类、捆扎等工序,满载丰收的喜悦结伴而归。
图为税务干部上门开展税费业务辅导
近日,襄阳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助农惠农”团队走进位于彭庄村的云之蓝艾蒿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政策辅导+合规引导”组合式涉税服务。
据该社负责人周云介绍,东津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地广袤肥沃,农业根基深厚。近年来,随着当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发展日趋多元化,除了粮食和各类蔬菜瓜果,农户们开始尝试种植艾蒿、麦冬等中药材,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平都显著提升。云之蓝合作社是东津镇最具规模的艾蒿种植基地,占地约280亩,主要经营艾蒿育苗、种植和销售等业务。
艾蒿又名为艾草,被中医奉为“纯阳之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有散寒补阳、温经止血等功效,常用于针灸。由于艾灸可“透诸经而治百病”,艾蒿又称“医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蒿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够起到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抑菌等作用,用途十分广泛。
“我们种植的蕲艾,具有易种活、艾绒单产量高、药效渗透性强等特点,市场反响普遍较好。”周云告诉税务人员。据了解,合作社多年来在艾叶品控上严格把关,通过精心筛种、科学种植和规范管理,使艾叶单亩产量和品质均大幅提升,目前年均产量已超过100吨,高峰时期可达200吨,销路十分火爆。这些蕲艾大部分都销往南阳、蕲春等地,要么阴干后直接入药,要么经过反复揉捣制成艾绒或艾条,用于艾灸养生。
为精心护航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稳步发展,该局聚焦产业需求和合作社阶段性经营难点,持续升级“政策辅导+合规引导”服务模式。“税务干部在我们收割、销售、开票等重要时点主动上门辅导,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让我们及时享受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周云说,自2022年以来,在税务部门的悉心辅导下,合作社逐渐步入发展正轨,累计申报免税销售额300余万元,相当于年均节省了3万元经营开支。
在提供税惠助力的同时,该局“助农惠农”团队还积极引导合作社规范财务、发票、申报等涉税事项管理,走好合规经营之路。由于在艾蒿收割、脱叶等农忙时节,合作社会临时雇佣大量村民劳作,村民的个人所得税申报、社会保险费缴纳等事项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针对这些问题,税务人员辅导其财务人员按劳务报酬所得申报村民的个人所得税,同时逐户排查村民的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做好政策讲解和补缴操作演示,及时化解了涉税风险。
“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和合规引导,为我们规范经营、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护航动力,也让中医药这一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得以更好地传承。”周云万分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