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助高新企业抢滩低空经济“制高点”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在医院里,无人机载着“救命血”迅速赶来,为急需手术的病人抢出宝贵时间;在田野上,无人机匀速低空飞行,喷淋头喷出雾化农药,均匀洒向农田……这些“科幻”场景,正展现在湖北襄阳高新区的广袤天空下,低空经济正加速展现独特魅力。

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性领域之一,低空经济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发展前景与市场空间广阔。襄阳高新区税务部持续加强合规引导,加大税收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融合力度,助推低空经济“蓄势启航”。

DSC_6682.jpg

量身定制服务“未诉先办”

6月末,湖北星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亚超正带领几名大学生组装、操控无人机,采集飞行数据。

“这是一款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具有载重大、续航长、操控性能好等优点,已配合国家、省市应急管理部门,在多次全国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郝亚超介绍,“在民用方面,目前公司发展势头迅猛,高性能高质量产品赢得了市场广泛认可,实现了销售量快速增长。这一切都与税务部门的‘合规升级服务’密不可分。”

科创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好的税收营商环境,高新区税务局结合科创企业自身特点,一对一建立“合规升级档案”,推动“未诉先办”服务,开发出囊括政策发布、数据采集、办税指南、税企互动等12项功能的“税收政策快递直享平台”,推出了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金银种子”企业的定制服务。自2020年星航科技公司落地高新区,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为企业建档,通过诉求直达、快速响应、精确辅导三方面发力,帮助企业合规经营、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税收对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

构建联动机制“优化生态”

2023年初,高新区航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如今,在襄阳高新区,航空装备企业数量已接近全省“半壁江山”。

为发挥税务、科技“1+1>2”效果,高新区税务局与科技部门建立研发活动联合鉴定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和税务部门的专业优势,提升研发鉴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从源头有效避免争议,帮助科创企业更好掌握从认定条件到优惠享受的一揽子政策。

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襄阳本土孕育出的一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多年坚持创新发展,冷喷涂固态增材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公司计划上市,高新区税务局第一时间联合多部门,为我们做了‘全面体检’,与财务负责人面对面沟通,进行案头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及时化解风险,保障公司财务管理符合上市要求。除了风险处理,还在税收优惠、纳税信用等方面采用一对一服务,为我们成功上市解除了后顾之忧。”企业负责人李光平表示。

产学研一体化“催花结果”

在研发之路上,科创企业并非单打独斗,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已成为助力科创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支撑。襄阳高新税务部门设立“产学研一体化”税收服务专业团队,建立了一批企业库、项目库、需求库和人才库,探索出专窗办、限时办、远程办等“六办合一”兜底式税收服务新模式。

作为襄阳航空领域重要的科研平台之一,襄阳航空研究院于2020年8月成立,目前已有“大型工业无人直升机”“机柜及数据中心高效冷却设备”等5个通航项目落地襄阳,孵化成立了星航航空、瑞宇空天、博瑞盛航等5家企业,全部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税务部门安排‘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团队跟进,搭建起税、校、企三方沟通平台,全程跟进项目,全链条提供服务。”企业负责人杨承章说,“公司与科研团队长期合作进行技术攻关,其中涉及税务问题比较复杂,比如税费优惠、个人所得税申报等等,都让财务人员犯难。税务团队帮助我们梳理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项目等政策内容,及时解答财务人员遇到的涉税费问题,为推动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添了一把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