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税惠添料 佐好金秋兴农“致富良方”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6日 16:16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秋风送来丰收声,果实饱满香气扬。金秋十月,希望的田野上硕果累累,天门市近60万亩大豆喜迎丰收,天门市汪场镇金场村大豆种植户趁晴好天气加紧收割,收获满满当当。“我们今年收割的大豆长势喜人,颗粒饱满、色泽鲜艳,每亩高达600斤以上产量,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络绎不绝的收割机轰隆隆劳作着,种植户毛十义喜上眉梢。

据了解,天门市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主要采取小麦和大豆、蔬菜和大豆轮作方式,重点生产高油、高蛋白兼顾的豆类品种。2023年,该市大豆面积约达60万亩,总产值20亿元以上,豆类种植成为了该区域主导富民产业,目前,全市大豆收获进度高达99%以上,基本全部归仓。

毛十义的十义种植家庭农场成立于2023年8月,位于天门市汪场镇金场村一组,主要经营谷物种植、豆类种植、油料种植等,并提供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原来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免增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基本都是全免的,连农用收割机都能享受税收减免,我一直忙于农场只对田间的事在行,要不是税务工作人员上门辅导,哪里知道有这么实惠的税收政策!”谈到税务部门“家门口”的特殊关怀,毛十义十分感谢。

2022年,“天门黄豆”成功注册中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天门早黄豆”上榜全国“名特优新”名产品目录,冠有“田中之内,营养之王”的美誉,用天门黄豆制作的豆制品清香无瑕,口感细腻滑嫩,曾占全省出口总量75%以上。作为天门汪场镇大豆种植户主力军,毛十义表示,家庭农场成立以来,税务部门时刻响应农场涉税需求,安排专人提供全周期普惠式辅导,有效解决了税收难题,为大豆生产经营精准护航,有了各类税惠政策的支持他动力倍增,有信心为打响家乡特色黄豆品牌再添新彩。

铲挖、清土、摆放、装篮……百十号人一齐在田地里“挖宝”,好不热闹。连日来,蒋场镇官河村也呈现着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蒋场镇西南面汉水环绕,地势平坦开阔,是天门市药材重镇。据官河村村书记董俊兰介绍,村民们正在挖取的是中草药白芨,白芨生长慢、效益高,生长周期为三年,“我们归属于聚福嘉合作社,全市通过聚福嘉合作社孵化出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主体等种植约200亩,其中官河村种植总面积达100亩,全市市场总收益可达600万元。”

税务工作人员观摩中药种植基地.jpg

天门市聚福嘉中药材驯化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门为社内成员组织采购、供应成员种植中草药草苗、销售成员种植所得中药材的农村合作社,从2017年开始运营,至今已有6年发展史。近年来,官河村在聚福嘉合作社的助力下,积极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综合发展模式,规模化种植元胡、白芷、白芨等中药材,本年度丰收的白芨均已被外地商客预定。

税务工作人员为合作社送上税惠“大礼包”.jpg

税务工作人员参观合作社工作室.jpg

“此次官河村白芨采摘共提供了60余个劳动岗位,村民们都想就近择业,我们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村里的贫困户。”聚福嘉合作社负责人董北俊对前来解读税收减免政策的税务工作人员频频点头,“咱们的合作社眼看着越来越兴旺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税务部门为我们减免的‘真金白银’送到了田地间。”

今年以来,天门市税务局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工作,紧扣当地农业发展趋势,全面拓展税惠助农新渠道。以坐落在农村区域的家庭农场、合作社为主要对象广泛开展税收宣传和涉税辅导,做实做细农村种植户实地走访问计问需工作,深入推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惠政策落地见效,为该市农村农业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