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焕新颜 办税服务厅数字化转型显实效
2025年5月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随州市税务局以税收管理“强基工程”为牵引,明确数字化转型路径,对办税服务厅实施系统性升级改造。此次升级超越单纯硬件更新,实现了从服务流程、功能布局到管理模式的全面优化,切实将“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日常。如今走进大厅,导税员主动上前问需,培训区纳税人参照指引自主学习,线上平台实时答疑……办税缴费正逐步由“奔波办”走向“就近办”“自助办”“轻松办”,一场从“线下聚集”到“线上主导”的变革,让办税缴费更省心、更安心,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便民与高效。
网点延伸+功能升级,贴近群众更近一公里
“社区服务中心添了自助办税终端,缴社保再不用跑市区,刷身份证,点几下屏幕就完成,比买菜还方便!”洛阳镇居民张大妈的切身感受,是曾都区推动办税服务“下沉”的生动缩影。
针对“偏远地区办税远、城区大厅排队挤”的痛点,曾都区税务局从布局优化切入:在乡镇、社区、银行等缴费需求集中的区域新布设9台自助办税终端,将灵活就业社保缴费、发票查询等高频业务“送”到群众身边,实现“办税缴费不出村”。
办税服务厅内部也进行功能重构,打破传统“窗口壁垒”:导税预检区成为“总枢纽”,工作人员主动问询,通过“看业务、审资料、判渠道”实现快速分流——简单业务引向自助区或简事快办窗口,复杂业务转介至综合窗口,争议问题则引入至调解区处理。
“以前排队动不动半天,现在七成业务可自助办理,窗口专办特殊业务,效率大大提高。”个体工商户王师傅感慨道。数据显示,转型后大厅日均业务量下降64%,自助终端使用率增长3倍。
征纳互动+高效响应,线上服务省心又省力
“跨省办理个税汇算,直接通过电子税务局发起征纳互动,工作人员远程协助填表、传资料,一次都没跑,太省心了!”在外地工作的曾都人李女士这样评价。
这一便捷体验得益于曾都区税务局构建的“云端服务矩阵”。由12名业务骨干组建的征纳互动团队,通过热线与征纳互动平台协同服务,对复杂咨询启动“反向拉起”视频支持服务,借助屏幕共享、远程核验等功能实现“问办协同”。
为确保服务连贯性,团队还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简单事项即时办结,复杂事项1个工作日内主动联系;涉及跨部门业务的,通过“依职分办”推送并限时反馈。
服务质量管控同步加强,每周抽查15%的互动记录,检查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落实情况,并召开分析会聚集高频业务优化流程。自升级启动以来,征纳互动平台累计服务2.6万人次,接通率提升至99.89%;大征期进厅人数同比下降63.65%,线上办理率从30%攀升至62%,社保缴纳、异地报验等业务“零跑腿”常态化。
数据赋能+动态优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我们公司最近办理股权转让,之前需准备大量纸质材料,光复印整理就费时费力,还怕丢漏。现在“无纸化办税”直接上传电子版,纸质材料减少80%,太方便了!”某实业公司办税员赵先生称赞道。
转型后,通过借助慧办平台、纳税服务智慧管理等系统对业务流程实施“数据画像”,后台团队实行“日统计、周复盘、月分析”,从数据中精准定位问题。例如,发现代开发票进厅率高,是因为纳税人不懂在手机上如何开具发票,便及时制作纸质和电子指南送到纳税人手上,助推线上办理率显著提高。截止到目前为止,线上办理率已从30%提升至62%。
常态化监管同步强化,大厅负责人每日巡查、每周召开现场会议,按业务流量动态调整窗口及人员配置,实现前中后台资源灵活调度。
如今的曾都区办税服务厅,已超越“传统办事窗口”的定位,成为整合“就近办、自助办、线上办、协同办”的智能服务枢纽。乡镇居民可在社区终端缴社保,企业人员在家上传资料办股权转让,异地纳税人一个热线解决涉税难题……这些改变的背后,是服务理念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服务”、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优质体验”的跨越。
转型成效实实在在:70%业务实现自助办理,90%事项可在线完成,纸质材料减少60%。但更动人的,是纳税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张大妈不再奔走缴社保、李女士不再跨省奔波、赵先生不再为资料不全反复跑腿。从网点延伸到线上联通,从数据赋能到精诚服务,曾都区税务局以数字化转型为缩影,通过更智能、更贴心的服务,让每一次办税缴费成为温暖体验,为区域发展持续注入“税动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