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数赋能“房e码” 不动产登记办税提速增效
“以前办事要带一沓材料,现在忘带合同也能办!‘房e码’真是帮了大忙!”近日,在神农架林区行政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一窗联办窗口,刚拿到不动产权证的陈大爷难掩笑意。这一幕,正是神农架林区税务局推出全国首创“房e码”项目后,群众办事体验升级的生动缩影。通过“一码溯源、一码预填”的创新实践,当地不动产登记办税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服务质效与风险防控能力同步跃升。

一码溯源:“忘带合同”不再愁 数据跑路替人跑腿
“本想着送货顺道办证,偏偏把购房合同落在家里,这可咋办?”今年7月的一个清晨,从木鱼镇到松柏镇送货的陈大爷,在行政服务中心排队时才发现“关键材料没带”。眼看半天时间可能白费,他急得直搓手。
税务干部了解情况后,利用“房e码”系统,快速溯源至陈大爷的房产交易备案信息,再联动住更部门调取电子合同存档。原本需要“折返取件”的流程,在数据共享支撑下顺利完成,陈大爷当场拿到了不动产权证。
“过去群众忘带材料,要么来回折腾,要么得托人捎带,现在‘房e码’打通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合同备案、产权登记等信息‘一码归集’,真正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林区税务局税政部门负责人介绍,自项目运行以来,因材料不全导致的“办不成事”问题下降90%以上,大大压缩了办税时间,减少了纳税人等待时间。
一码预填:税费明细“掌上明” 智能算税更精准
“税款多少、咋计算的,单子上写得清清楚楚,准备起来心里有底!”计划出售林区住宅的吴女士,近日收到税务干部推送的“一码预填告知单”,上面不仅列清了房屋面积、产权年限等基础信息,还自动算出了应缴税费明细。
这背后,是“房e码”的“智能算税”功能在发力。通过整合户籍、产权、交易历史等多维度数据,系统可自动预填纳税人身份信息、房产基本情况,并依据最新税收政策精准计算税费。“以前得靠工作人员手动核对信息、逐项算税,容易出错还费时;现在系统一键生成告知单,纳税人对‘要缴多少税、依据是什么’一目了然。”税务窗口工作人员说,该功能推出后,政策咨询响应时间缩短80%,纳税人满意度达98%。
一码赋能:从“服务便民”到“治理提效”的跨越
“房e码”的价值不止于“办事快”,更在于构建了不动产税收全周期管理的新范式。通过不动产单元号的唯一标识作用,税务部门可对房产登记、流转、保有全环节税收数据进行动态追踪,实现“源头可溯、风险可控”。
“过去由于部门数据不通,部分房产交易存在‘阴阳合同’‘信息失真’等风险。现在依托‘房e码’,交易信息全程留痕、税费计算自动校验,从源头防范了涉税风险。”
下一步,神农架林区税务局将持续拓展“房e码”应用场景,探索“一码咨政”数据服务功能,为山区不动产治理提供“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让“房e码”成为连接政务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暖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