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市税务局:“税引擎”驱动智慧农业奔出春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2日 来源:监利市税务局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如今“科技范”种粮的触角已延伸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角落,天上“北斗星”助力、地上“大铁牛”农耕随处可见。国家税务总局监利市税务局聚焦春耕备耕工作,坚持政策惠农、服务助农导向,深入田间地头,将惠农红利与优质服务送到农户农企手中,助力涉农企业搭上智慧发展“顺风车”。

眼下,早稻、再生稻进入播种育秧关键期。走进监利市黄歇口镇兴华农机专业合作社现代智慧农业无人农场,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序展开,农场里,自动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各种新型智慧设备正“大显身手”。

作为湖北省首批北斗智慧农场,兴华智慧农场引进了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和三位一体合作模式,通过北斗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构建可视化和数字化系统,实现从育秧插秧到稻谷收割全流程机械化智能化作业,育秧、收割机械化率达90%以上,能为周边13万余亩农田提供农机服务。

图为毕利霞向税务干部介绍无人插秧机的使用方法.jpg

图为毕利霞向税务干部介绍自动插秧机的使用方法

“智能农机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当前一个时段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以前一人一天最多只能插秧一亩地,现在使用智能农机,一天至少可以插十五亩地,效率提高了十几倍。”全国人大代表、监利市兴华智慧农场负责人毕利霞介绍,目前兴华智慧农场的智能化设备已经实现了“耕种管收储”全流程覆盖,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操作5台设备,除提升效率外更重要的是确保了农时,更好地帮助农户抢抓窗口时机恢复春季生产。

图为毕利霞为税务干部讲解北斗智能农机的使用.jpg

图为毕利霞为税务干部讲解北斗智能农机的使用

智能农机设备实现了耕作效率的提升,虫情检测站、气象监测站等“黑科技”装备也发挥着情报站的作用。它们对土壤情况、田间气候和水位等指标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通过物联网系统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综合分析,农场工作人员就可以据此备好良种、化肥等生产资料,实现科学种植。

“前段时间的暴雪和冻雨压塌了我们部分厂房和大棚,税务部门得知情况后,迅速上门辅导,告知我们资产损失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让我们的心暖暖的。”毕利霞算了一笔减税账:“近两年我们享受农业服务免征增值税政策774万元,减免税费23万元,享受企业所得优惠34万元,这些税收优惠对我们智能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了资金支持,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智能大棚和农产品溯源体系等功能,加快建设高标准信息化基地。”

据悉,监利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20万亩,稻谷总产量120万。监利市税务局聚焦农企农户涉税需求,梳理涉农税费支持政策,主动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积极为春耕备耕贡献“税力量”。

下一步,监利市税务局将持续加大税收宣传和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助力涉农主体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