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税务局:“冶”站式化解税费矛盾 争议源头治理见实效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大冶市税务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为目标,创新推出“扎口管理”“现场调解”“未诉先办”三项机制,切实推动税费矛盾争议快速响应、及时化解,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税费服务中焕发新活力。
“扎口管理” 让矛盾争议有精准落点
税费矛盾争议的处置涉及政策解读、流程办理等多个方面,为避免诉求“反复问、多头跑”,大冶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探索建立“全周期、全流程、全覆盖”的税费矛盾争议“扎口管理”机制。
不论是办税服务厅线下矛盾争议还是12366纳税服务热线、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线上渠道矛盾争议均由大冶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扎口管理”。诉求分析中心统一受理、分派下发、全程督办、回复审核、事后回访,形成“全面收集、统一归口、高效流转”的收集全链条,确保诉求从接收、转办、处理到反馈,全流程可追溯、可监督。
今年以来,第一税务分局诉求分析中心累计接收矛盾争议356条,其中线上渠道收集337条,线下渠道收集19条,均已得到妥善解决。
“现场调解”让矛盾化解在当下此刻
“调解员的解释有理有据、通俗易懂,让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政策措施。今后的经营中,我会依法合规经营,及时申报纳税。”黄石市五湖渔业公司刘先生表示。
7月16日,刘先生在办理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及附属物强制执行过程中对税费缴纳产生疑问。刘先生认为“五湖渔场”原属黄石市五湖渔业公司的资产,被违规办理至其他公司名下,因而不愿缴纳权属转移产生的契税。调解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抚刘先生情绪并耐心向其解释相关法律规定,最终刘先生接受本次调解结果,按程序缴纳了税费。
大冶市税务局成立“枫桥式”税费争议调解室,由业务骨干和公职律师组成调解团队,针对办税缴费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及时引导至调解室,调解团队成员“面对面”倾听、“一对一”解读,结合案例讲政策、对照流程教操作,多数争议当场就能“一站式”化解,让“小摩擦”不升级、“小问题”不拖延,真正实现矛盾争议现场化解。
“未诉先办”让服务走在诉求前头
“本以为要多次提交证明,你们优化了流程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7月17日,李女士惊喜地发现,“4050”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保补贴全程顺畅无阻。
以往,这些人员需要先到税务部门打印相关发票和缴费凭证,再送到人社部门申请,现在大冶市“4050”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补贴已实现“即查即审即办”。这背后,正是大冶市税务局聚焦税费争议化解、升级服务质效的便民举措。
大冶市税务局变“被动等待诉求”为“主动排查隐患”,通过梳理出高频问题清单,比如老年人智能办税不便、小微企业优惠申报繁琐等,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将矛盾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已依托诉求分析中心提前防范和化解潜在矛盾争议共20余起。
从“扎口管理”的规范高效,到“现场调解”的耐心细致,再到“未诉先办”的主动作为,大冶市税务局用精准施策的“巧劲”和直面问题的担当勾勒出税企同心、便民利民的新图景。未来,该局将持续深化“枫桥经验”在税费服务领域的实践,以更务实的举措、更暖心的服务打造税费矛盾争议治理的“大冶样板”,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