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税务局:“小渔村”嬗变“亿吨大港”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30日 来源:阳新县税务局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过去,湖北省黄石市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经受着资源枯竭之苦,黄石新港物流园区是依靠长江的“小渔村”。现在的黄石新港物流园区有着“亿吨大港”、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湖北省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4A级物流企业等诸多荣誉加身,下一步将全速推进枢纽港、贸易港、绿色港建设。

“税用情”助力大国工程答好时代考题

枢纽港,是运输港的升级,是从单点码头到节点港口质的飞跃,更是新时代的考题。目前已建成了长江中上游最大的单体港,拥有23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将达到8000万吨,是长江中上游最大单体港、最大散货和件杂货码头。在“水铁公空”的基础上,新增“管廊运输”,力争实现江上通航道,地上铺轨道,空中有廊道,走的是绿道,看的是发展大道。 

1.jpg

图为黄石新港港口鸟瞰图

“阳新县税务部门用情做服务,深化“政策找人”机制,准确定位我司需求,通过“线上主动提醒+线下上门辅导”的方式,积极提供各项税收政策宣传和指导服务,极大程度提高了我司纳税申报专业水平,同时我司截至目前享受了留抵退税1.33亿元,极大程度激发了我司兴业投资的热情。”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郑青松说道。

“税用智”深化大国工程建设核心内涵

做优两张名片,一是国家一类口岸,2023年进出口货值近170亿元,占到全市进出口货值的三分之一;二是依托棋盘洲综保区,2023年封关运营,已签约企业14家,5个项目入区运营,9个项目正在建设,封关运营三个月实现了进出口总额7.38亿元。持续拓展“贸易港”港口功能,做好向贸易生态圈的转型升级,打造贸易环境“新高地”;全面对接花湖机场,扩大对外开放“朋友圈”;充分发挥港口带动作用,加快全国铁矿石储运基地和木材、肉类、水产品进口指定监管场所的申报,打造对外开放“新沿海”。 

2.png

图为铁路机车首次开进港区

“过去一年,阳新县税务局深化一厅四专区建设,致力打造枫桥式办税服务厅,持续推进诉求响应、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在便民办税方面动脑子、出新招,24小时不打烊,政策随时有人解读,疑惑随时有人解答,问题随时有人解决,这大概就是新时代新税务的新形象吧!”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吴江尧感慨道。

“税用心”助推大国工程完成“绿色迎变”

“绿色”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聚焦绿色发展转型,以绿色税制引导企业向“绿”而行、因“绿”而兴,建成“绿色港”。绿色港口建设平稳推进,2023年港口三期新建的“港大白”是长江边上第一个全封闭气膜堆场,与综合廊道相配套,可实现港口堆场“零大气污染”;绿色产业发展有力有为,2023年,宝钢、华新水泥两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绿色工厂,弘盛铜业成为全市首个创“国A”的企业,绿色能源、清洁能源使用率大幅提升;绿色园区创建有声有色,长江边盖上了“绿被”,山头上披起了“绿衣”,田间地头种上了“绿树”,主干道边能看到丛丛“绿植”。 

3.jpg

图为税务干部与新港港口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交流税费政策

“阳新县税务部门,不仅关心我司的运营的高质量发展,更是在环保税等绿色税制方面深耕细作,以其专业的税法知识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难,切实提升我司建设‘绿色港’的信心。”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文国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