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区税务局:税惠春风助力百年华新向绿蝶变
华新水泥,始创于1907年,是我国水泥行业最早的企业之一,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为我国的水泥工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司的水泥产品在人民大会堂、武汉长江大桥、京珠高速公路、青藏铁路、三峡大坝等众多国家标志性建筑及特大型工程项目中赢得广泛赞誉。
百年华新的发展史,是一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教材,也是黄石这座老工业基地转型变革的缩影,更是我国民族工业绿色智能创新发展的生动案例。
2004年,出于生产技术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因素,作为“黄石制造”的主力军,华新水泥搬离长江边,实现了从“水泥灰”到“环保绿”的跨越,旧厂则以湖北水泥遗址博物馆的身份于2017年重新“亮相”在公众眼前。
图为华新水泥黄石分公司“退城入园”前的工厂旧址
近年来,国家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大对长江的保护力度。黄石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修复和民生改善为抓手,制定了《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五年计划》。2020年,华新水泥黄石分公司积极响应号召,退城入园,把原本位于黄石城区的生产工厂搬迁到了工业园区内,为长江大保护和黄石转型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税务部门始终以“税费政策宣传辅导员”身份提供助力和支持,辅导享受各种税收税费优惠政策,2022-2023年,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享受增值税优惠502.52万元,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446万元,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430.59余万元。
图为税务干部向华新水泥工作人员讲解税费政策
“这几年,一系列新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我们能够更多资金投入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中。公司提前布局减碳实践,形成了绿色、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华新水泥财务负责人王超表示。
图为华新水泥工作人员向税务干部介绍企业最新的环保生产设备
2023年度,华新水泥已累计安全生态化使用废弃物衍生替代燃料437万吨,较上年增加50万吨;集团合并热值替代率达到20%,较2022年提升6个百分点。国内全部窑线综合能耗持续下降,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强度降至576.47千克。6家工厂被工信部评为2023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
现在,百年华新一路走出国门,已经从一家年产量只有100万吨的地方水泥厂一跃成了水泥年产能超1.22亿吨、混凝土年产能过9000万立方、骨料年产能过2.5亿吨,集环保、建材、装备制造为一体的跨国公司,成为黄石乃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又一支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