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湖北:税收赋能 黄石点“石”成金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3日 来源:湖北日报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黄石,一个点石成金的地方。”一年前的金秋时节,湖北黄石面向全国开展了“一句话叫响黄石”城市推介活动,“点石成金”推介语脱颖而出,精准总结了近年来黄石这座资源型城市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方面的成效。

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黄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上工业企业增长13.9%,增速均居湖北省第一。在黄石的转型之路上,税务部门也一直助力新产业布局,为企业绿色发展、高质量转型发展、“走出去”发展保驾护航。

“绿税助企”  护航矿业向“绿”而行

黄石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誉,矿产行业一直是黄石的代表产业。作为“钢的城”,一直以来黄石流淌着工矿血脉,蓬勃着工业文明,促进传统工矿产业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城市的必然选择。

大冶市付家山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付家山矿业”)是一家集采矿、选矿、销售于一体的矿山企业,矿石中富含钨、钼、铜等多种有价金属。近年来,该公司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建设“地下采矿、地面选矿”的绿色环保型矿山,并投资3000余万元开展选矿污水处理回水利用工艺流程技术改造,打造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污水处理系统。

“高额的基建投入,对企业资金运转造成了不小压力,在此期间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十分关心企业发展,积极上门提供各项税费政策辅导,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2021年辅导我们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206.84万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避免因资金周转问题造成工程延期。”付家山矿业总经理周邦海表示。

目前,付家山矿业建成了“上面停车、下面发电”的光伏发电车棚,园区内绿化面积已达13000余平方米,棚化面积达9000余平方米。企业污水处系统一天可处理8000吨污水,达到零排放标准,真正实现了“开山不见矿,矿在绿中藏”的新型绿色矿山。

近年来,矿产资源为黄石经济提供了巨大动能,但资源依赖也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隐忧。税务部门在绿色税种管理上积极探索,启动“绿税助企”试点项目,着力打造精诚共治、信息共享、协作共赢的良好环境,实现了耕地占用税“一占立征”、资源税“以采定征” 、环保税“有排必征”,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对地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作为有着71年历史的铜冶炼“共和国长子”,2021年以来中国有色集团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大冶”)以环保整改为转型契机,聚焦主业,构建全产业链,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走出了一条浴火重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色大冶的绿色转型,得到了税务部门优惠政策的支持,仅2024年企业就享受了1000余万元的税费减免。

截至目前,黄石市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5个,湖北省绿色工厂29家,工信部能效领跑者企业1个(华新水泥黄石公司连续两年入选工信部水泥行业能效领跑者),绿色制造体系创建成效显著,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精准施策 护航老企业向“新”而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同兴指数是评估都市圈协同发展中科技创新合作水平的关键指标,选取创新合作水平、创新联系强度和创新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同兴指数的具体性指标,直接反映了地区间科技创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据2023年武汉都市圈城市融合指数评估报告显示,黄石科技同兴指数0.1963,排名第一。黄石在深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同兴工作上成势见效,华新水泥、大冶特钢、三丰智能等老牌企业均进行了高质量转型发展。

走进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丰智能”)黄石制造基地,技术人员有条不紊地调试、装配各式各样的成品或者半成品机器人,在他们的指挥下,机器人按照设定轨道井然有序地运送物件。

“我们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黄石市第一家本土上市的民营企业。”据三丰智能财务部长韩波介绍,在长达25年的发展时间里,该公司初步形成数字化工厂(车间)智能制造全生态产业链,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技术和服务已拓展到十余个行业。多个生产技术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国内95%以上的汽车和工程机械企业均是公司长期、稳定客户。

“近年来受大环境影响,公司资金流较为紧张。税务部门得知后,经常上门了解经营情况,让我们应享尽享各项税惠政策,公司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韩波表示,2024年公司累计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税收减免5项,税费优惠金额达1032.45万元。如今,公司已经实现全面数字化运营,并将这种转型延伸到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维护、市场开拓等领域,企业整体竞争力大大提高。

在黄石科技同兴工作上,税务部门从未缺席。结合地区实际,黄石税务部门聚焦主责主业,连续十年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活动,制定《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措施14条》《助力“武鄂黄黄”都市圈建设二十条》的具体措施,保障“老”企业焕新升级。

税惠赋能 护航“黄石制造”乘风破浪

“为了拓宽海外销路,今年公司投入大量精力,终于打开印度市场,没想到10月份当地企业要求提前缴纳所得税,可是我们已经在境内申报缴纳过了,这该怎么办?”

近日,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王婷遇到出口难题,便立即联系税务部门。

在了解到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情况后,黄石市开铁区税务局就中印税收协定的有关政策及办理流程进行了答疑,并指导企业提交申请资料。同时加快审批进度,压缩办理时长,当天就为企业开具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企业根据国际税收协定有关规定,避免了53.28万元的重复缴税,不仅降低跨国经营中的税收负担,而且有效维护了国家权益。

“一带一路”倡议十余年来,黄石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步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快,涉税费诉求也愈发繁杂多元。“出海”发展对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护航企业“扬帆出海”,黄石市税务系统以服务“走出去”企业为中心,精准推送政策、优化税费服务、防范税务风险,形成“定向推送-政策反馈-跟踪辅导”链条式定制服务,实现“政策找人”,为“走出去”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除了在持续优化服务举措上做“加法”,黄石税务部门还在落实出口退税政策过程中做“减法”,做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随报随审和备案单证电子化,压缩出口退税办理时长。“现在出口退税申请基本上都可以在新电子税务局上办理,非常方便,平均2个工作日就能退税到位。”财务人员王婷介绍道。

湖北东贝机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制造业500强、轻工业百强和湖北省百强企业。“我们的主营产品压缩机的外销占比在30%以上,主要集中在中东、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该公司董事长、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姜敏表示,“‘黄石制造’能够走出国门,其中少不了税收优惠的鼎力相助。”

未来,黄石税务部门将持续跟踪“走出去”企业发展情况,针对企业需求,主动提供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对企业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和国际税收纳税辅导,辅助企业了解税收协定、境外涉税风险等提示,助力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