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力量”助力内陆小县城出口跨越增长
近年来,位于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县,乘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东风,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从一个内陆小县城一步一步走向海外。截至10月份,全县外贸出口总额达13973万美元,已突破了历史最高点,全年有望逾越15000万美元大关。就在3年前,黄梅县的出口货物还难以超过8000万美元,3年间出口额近乎翻番。作为一个内陆小县城,在贸易形势依然严峻和疫情影响仍在持续的当下,却实现了出口强劲增长,这其中,少不了税务部门为进出口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高端生物制药企业在小城镇悄然壮大
在黄梅县小池滨江新区,有一家肝素类生物制药企业,主要从事肝素原料药及制剂(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栓塞性疾病)的生产研发,是湖北唯一、国内领先的低分子肝素类生物制药企业。
“今年9月份,我们已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预计全年收入将达到4.5亿元,9月末已出口创汇2600万美元,预计全年出口将超过3500万美元。”亿诺瑞公司副总朱锦峰对前来走访调研的县税务局负责人程东平欣喜地介绍道。“相比于去年的2.26亿销售额,今年有望翻番。公司爆发式的增长得益于税务部门协调的5000万贷款,这一笔贷款如同火箭添加剂般助推我们扶摇直上。”
今年年初,亿诺瑞公司创新推出抗凝诊断试剂等多个肝素类新产品,产品投放市场后反响热烈,销量节节攀升,眼看着生意越来越红火,可产量却跟不上销量了,必须得扩大生产!但扩产的资金又让企业范了愁,数千万的资金缺口导致企业发展有心无力、裹足不前,这种“有肉吃不到嘴里”的无奈着实令人苦闷。税务部门了解到企业情况后,主动联系各家银行为企业推介,积极运用纳税信用贷为企业申请融资贷款,凭借着该企业的A级纳税人资质和税务部门的大力宣传,当地的中国银行到公司实地考察后予以放款5000万元,一下子为企业注入了爆发的动能,最终实现了销量“起飞”。
“税务部门在关键时候推了我们一把啊,按目前发展趋势,预测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将达到6-7亿元,税收过2500万元。”朱锦峰自信的介绍道。“我们的远期目标是于2025年完成股改,启动上市申请。未来,将在小池镇形成一个以肝素类生物医药新材料为特色,从原料药到终端制剂的全产业链供应,年销售规模超过20亿元的地方支柱产业。”
中国名牌,“响”誉非洲
来到湖北一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音响装配车间,劲爆的低音炮不断轰响,这是工人在调试产成品,这批音响即将漂洋过海远销非洲。
一杰电子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非洲小家电市场,其生产的家用智能音响在非洲有很高的知名度,良好音效、炫酷夸张的外形和亲民的价格让一杰音响广受非洲青年的追捧。除了音响,一杰生产的电视、电扇等家电产品在刚果、安哥拉等国家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知名度不输于一些世界大品牌,已经成为非洲市场上中国家电品牌的主力军。
疫情之后,一杰电子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市场信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决定进行产品升级。今年年初,一杰电子新征土地33.55亩,投入5000万元建设机器人生产车间,并改造一栋科技大楼,用于千万级别无尘液晶电视生产和重点开发高科技智能家电产品。但由于工期长、投资大,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发展底气不足。就在此时,来自税务部门的一笔300万元的退税如“及时雨”般让企业负责人长舒了口气。
“今年我们企业享受到了6笔800万元的即征即退税收政策“红包”,而且每一笔退税的办理都是便捷快享,极大地加快了我们的资金周转速度,增强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黄大勇说道。“平常时候,退税款的作用还看不出来,但到了关键时刻,这一笔“净收入”就能起到大作用。”
不久的将来,公司完成生产扩能、产品迭代升级后将向欧美市场全面进军,让一杰产品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全面开花结果!
世界水钻看中国,中国水钻看黄梅
在水钻行业内流传着一句话“世界水钻看中国,中国水钻看黄梅”。这句话的缘由是黄梅县内集中了一批以湖北宇星水钻饰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水钻行业翘楚,县内生产的水钻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已稳坐“头把交椅”,黄梅县已发展成为全国重大彩色水钻生产基地,故而有“水钻黄梅戏”的美誉。
湖北宇星水钻饰品有限公司是黄梅县2013年招商引资的一家回归创业企业,主要从事彩色水钻生产。现如今,该公式每天各类水晶产量数亿颗,年销售额超过1.6亿元,其产品出口到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占据了全球60%的市场。作为彩钻行业龙头老大,宇星水钻拥有发明专利2项、应用专利6项,有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水钻磨抛机生产线100余条。2016年经工信部批准立项,该公司联合浙江、江苏2家企业起草的水钻行业标准,由全国日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并颁布,其中关于彩钻的行业标准,已被诸多国外采购商采用。2018年,宇星水钻入选全省第二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培育企业。
“一路走来,我们成长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仅今年,税务部门就为我们办理高新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00万元,这对于企业无疑是劲吹的“发展东风”,我们将减税红利用在新技术的研发上,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法人代表周志炎由衷地说道。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税收支持科技研发,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重要税收优惠政策。截止10月份,全县33户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046.92万元,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比2019年增长13.64%,达历史最高水平,有力支持了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