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作“雨” 浇绿产业转型升级底色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2日 来源:中国税务报客户端 字号:[ ] [ ] [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黄冈市税务局龙感湖管理区税务分局充分发挥“税费管家”服务机制,采取“一对一、点对点”服务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优惠政策“加油包”,针对研发费用归集、加计扣除填报享受等相关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等税收申报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全流程辅导,助力企业蓬勃发展。

增添新材料“锯”力量

走进位于龙感湖管理区的湖北申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期智能化车间,一条条数控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经过车、磨、铣、钻、淬炼等工序后,一卷卷闪光的双金属带锯条排队依次“走”下传送带,销往国内外。

DSC_2067.jpg

湖北申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的切削工具制造企业。主打产品双金属带锯条,切削速度快、精度高、耗损小,填补了我国机床附件制造业关键领域的短板,实现进口替代,可与任何类型的带锯床配套使用,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金属连续锯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5.2%,在湖北市场占有率达38%,稳居省内第一。

“技术改革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创新发展的路上,税收政策加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公司生产负责人孔祥君表示,目前,公司已取得28项技术成果,产能转化效益过亿元,双金属带锯条产品畅销国内及东南亚市场,成功“锯断”外企垄断。2023年度,申田新材料公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243万元,减免所得税123万元。

加快纺织产业“智”速度

近千台织机排列有序,2万平方米厂房整洁无尘,ERP数字机器人穿梭往复,一台台机器欢快运行,一根根纱线来回穿梭,硕大的数据中心显示屏上,平均车速、当班产量、即时效率一览无遗……湖北大织荟新材料有限公司智能车间正在生产产成品。

“在税务部门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下,我们坚持技改提能,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智能化生产,产能提升了10倍,平均车速、当班产量、即时效率,都是一目了然。”站在公司的数据大屏前,看着上面闪烁着的每台织机运转情况,企业生产负责人陈经理介绍道。

湖北大织荟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落户龙感湖管理区,是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国家纺产业的领跑者。短短两年时间,从零到自动落布机器人、自动分拣流水线、车间数据化信息传递,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和管理。

“这些技术、设备的引进,离不开税费政策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专业的税费服务!”湖北大织荟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智清说,“去年我们享受了153万的税额减免,税务干部还给我们提供税费红包和管家服务,实实在在,暖情暖心,让我们有更多资金和精力开展转型升级。”

龙感湖管理区税务分局组织“见情工作室”,从洽谈、签约、建设至投产全环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将编写好的《纺织企业适用税收优惠政策指引》第一时间送达企业,帮助企业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政策,尽享税费服务便利之举,助推纺织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点燃科创企业“新”动力

“打开手机App,点开管理模块,就能看到清晰的稻田,还能获取温度、湿度等信息。动动手指,就能操作无人机进行除草、治虫、播种等操作。用我们的产品,1500亩的田只靠一个人就能管得下来。”湖北隆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姝慧介绍说,“从一粒菜籽种下去,到走上消费者的餐桌,整个过程都处在智能化的网络监管下,每个农产品都有‘电子身份证’,消费者只要一扫描,就能看到是什么品种,来自哪里,农药残留是否合格。”

湖北隆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实施、服务、运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领域包括边缘计算、数字农业、数字工厂等,热销产品有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飞行器、智能安防设备等科技产品。

今年以来,龙感湖管理区税务分局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筛选辖区内科创型企业14户,收集整理各企业在研发活动认定、研发费用归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梳理相应税费政策,通过“走上门”宣传和税费体验“请进门”服务,帮助企业把税惠“红利”变为发展动力,安心投入产品研发,为企业稳健发展注入强大“税底气”。

“研发升级,一直是我们的坚持方向。国家支持我们,我们就有足够的底气。”邓姝慧信心十足,“这几年,减税降费力度越来越大,税务部门的服务越来越好,大大减轻了我们开拓创新的资金压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