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税务局:乡村振兴有“税”同行
近年来,恩施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扎根崔家坝镇铺子房、茅田坪、公龙坝、鸦雀水等四个村,着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瞄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税力量”。
做旺产业振兴,绘就“富足图”
“工作队把我们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帮我们争取了很多惠农政策,今年我们家发展了油菜、红菜薹、南瓜、马尔科土豆,还喂养了生态猪,收入起来了,生活条件也比以前好多了。”农户王安霖开心地说。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撑力量,农民富不富看产业的发展。各帮扶村在以往产业的基础上,打破老路子、发展新业态、开拓新渠道,多措并举,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和产业大户,联农带农,促进产业发展。
如今,铺子房村先后成立4个蔬菜、甜南瓜和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以及2家民营企业,带动了400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真正做到了把产业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公龙坝村从来凤县引进企业,提供高粱种子及种植技术指导,种植高粱150余亩,收购近5万斤高粱,让村民们尝到了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甜头。
“现在村里越来越热闹,来吃喝玩乐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也有了盼头。”鸦鹊水村村民说。恩施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近年利用滚龙坝“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效应,充分挖掘古建筑、古树、古墓、古人物的“四古”文化魅力,打造滚龙坝油菜花网红打卡地,带动全村油菜观光旅游及餐饮文化住宿等产业,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的特色致富之路。
做实人才振兴,绘就“群贤图”
“通过村里培训,我拿到了厨师资格证,能力得到了提升,以后工作也更有底气了。”厨师培训班向国凤参加了村里的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关键在干,关键在人。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废,则事业缓。
在恩施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协调下,各村一方面组织乡贤能人座谈会,集思广益,打造了自己的乡贤能人馆,邀请各行各业能人回家乡投资建厂发展产业;另一方面,着眼于培养懂技术的“田秀才”、善经营的“农创客”。
此外,驻村工作队联合村支“两委”先后组织了多次农作物种植以及职业技能培训会,培训职业厨师、推广油菜、高粱、富硒土豆等经济作物培育种植技术。
做靓生态振兴,绘就“山水图”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马路直通到家,屋里有水有电,村委会还有广场,没事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广场逛逛。”公龙坝村村民谈起近年村里的变化感慨不已。
恩施市税务局工作队自驻村以来,就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放在重要位置;组织召开了多个群众会宣讲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引导群众改变老旧观念和不良习惯。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干部“领头雁”带头作用,定期在主干路沿线打扫清理垃圾,和村民一起营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驻村工作就是要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开动脑子,切实为群众做一些实事。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是我们的目标和美好景愿。”恩施市税务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税务力量,和乡亲们一道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